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问一个甲午中日战争后,关于“实业救国”的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后,许多人认为振兴事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

题目详情
问一个甲午中日战争后,关于“实业救国”的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后,许多人认为振兴事业是救国的重要方法,张謇甚至把实业称为“富强之大本”。试分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原因,结合一战前后的有关史实,评论“实业救国”的主张和实践。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因:①甲午战争后,一部分开明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主张发展民族工业,挽救民族危机.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把发展实业作为救国的重要方针.
分析评论: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重新受到压制,张謇等创办的民族工业不断衰退."实业救国"的命运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就不可能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不可能实现.
中国近代史上主张以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盛行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代表人物有张謇、张东荪等。
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并提出国家振兴实业“要道”5条:改良各种行政机关、调整和统一度量货币、疏通货物流通渠道、收集才智之民归实业界、制定特别保护奖励法规;提出要扩大出口贸易、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等具体办法,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在五四运动前后,“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哲学家张东荪也曾鼓吹“实业救国”。他认为,中国既然有贫乏病,那么开发实业就成为唯一的要求;在开发实业的要求下,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与日俱增,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要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要增强国力,要增强国力就必须开发实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在中国都是行不通的。近代实业家张謇等人和张东荪提倡“实业救国”的动机是不同的。前者反映了实业界和开明人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自强救国的进步要求。他们兴办实业,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主张没有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后者则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对中国实行革命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托辞。
看了 问一个甲午中日战争后,关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是“纪念依法治国方略实施10周年‘众语依法治国’专栏”中两位网友所发的帖子。请分析网友的帖子,  2020-06-19 …

英语翻译(口语翻译)1.我现在正在读高一,学了5年多英语2.我想加入国际网友俱乐部,结交更多的朋友3  2020-11-02 …

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2020-12-01 …

英语翻译麻烦各位高手帮忙将这封信翻译成英文,我是在中国学习的学生,我从网上得知你想在中国结交一个中国  2020-12-10 …

对韩非子思想的介绍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产生于战国末期,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B.商鞅变法的指导  2020-12-21 …

感受科技寻找依据为了引导同学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振兴中华,某校八年  2020-12-29 …

当代国人皆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这是因为()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个人理想要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结合起来③中  2021-01-12 …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  2021-01-13 …

(13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  2021-01-13 …

顾炎武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爱国学者.他在著作《日知录》中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其一生思想的高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