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
题目详情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定阶段.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盛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说出两条)
材料一 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或经济方面具有“首创精神”的一项措施.率领“使团”出使西域的是谁?“陆上要道”是指什么?
材料二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昌盛局面,在她统治时期继续向前发展,国力强盛,为以后的“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她”对我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所做的贡献是什么?说出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或者虚心纳谏的一个事例.“开元”是哪个皇帝的年号?
材料三 15 世纪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郑和七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数百年来,东南亚各国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主要原因. (至少说出两条)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思想方面: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经济方面: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亚各国的联系.
(2)武则天在位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唐太宗在位时,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的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所以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等.
(4)主要原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等.
故答案为:
(1)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张骞 丝绸之路.
(2)开创殿试和武举;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唐玄宗.
(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等.
(2)武则天在位时期,开创殿试和武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唐太宗在位时,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的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所以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等.
(4)主要原因: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等.
故答案为:
(1)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张骞 丝绸之路.
(2)开创殿试和武举;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等;唐玄宗.
(3)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与友谊之旅”的原因: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和掠夺,只有友谊交往和馈赠;东南亚各国人民对郑和怀念、敬仰;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4)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有贤能的皇帝统治;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等.
看了 “盛世”是指我国从大乱走向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08•鄂尔多斯)小刚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2020-05-14 …
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A.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引燃密闭集气 2020-05-17 …
材料2015年9月3日,中国首次以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举行盛大阅兵。整个阅兵仪 2020-06-10 …
(25分)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艰难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2020-06-13 …
有关风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甲海域的洋流流向,受②风向影响显著B.乙海域受③风向 2020-07-10 …
1879气李鸿章向盛宣怀问计。盛宣怀答曰,预谋富强莫先于两大端,即铁路电报。铁路事体大,阻扰着多,宜 2020-11-08 …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届时我国将举行盛大阅兵式,并邀请外国领导人参 2020-11-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走向盛唐(1)我数十年前初上乡间的中学,语文老师教我们背诵王勃的《滕王 2020-12-01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盛大阅兵仪式 2020-12-05 …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有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向。请阅读下面的调查表,对“多元化方向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