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全文是怎样的?
题目详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全文是怎样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从诗题“省试”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
湘水女神鼓瑟,曲声袅袅,于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羽翼,伴随着仙乐,往返盘旋.那瑟曲,是多么动人心弦呵!它首先吸引了名叫冯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其实,冯夷并没有真正听懂在美妙的乐声中隐藏的哀怨凄苦的情感,这种欢舞是徒然的.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的心意的,这当然包括汉代的贾谊,和历代被贬谪南行而经过湘水的人,他们听到这样哀怨的乐声,怎不感到十分难过呢!
你听,那曲调深沉哀婉,即使坚如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而它的清亢响亮,可以传到那无穷无尽的苍穹中去.
如此优美而哀怨的乐声传到苍梧之野,一定把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都惊动了,他也许会赶到湘水上空来侧耳倾听吧!那馨香的芳草——白芷,竟会受到感动,越发吐出它的芳香来.
乐声在水面上飘扬,广大的湘江两岸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寥阔的湘水上空,都回荡着哀怨的乐音,它汇成一股悲风,飞过了八百里洞庭湖.
中间这四韵,共是八句,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这就使诗避免了呆板的叙述,显得瑰丽多姿,生动形象.
然而更妙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上文紧扣题目,反复渲染,已经把湘灵鼓瑟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倾听妙曲,想见伊人,于是诗人笔锋一转,直指美丽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终人不见”,只闻其声,不见伊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以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五个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为由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让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湘江,还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静,给人留下悠悠的思恋.
试帖诗有种种限制,往往束缚了士人的才思.钱起却不然,在此诗中,他驰骋想象,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无形的乐声,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成为一种看得见,听得到,感觉得着的东西.最后突然收结,神思绵绵,更耐人寻绎.
大中十二年(858),举行进士考试,唐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离钱起考试的天宝十载,已经百年,钱起此诗仍是公认的试帖诗的范本.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从诗题“省试”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湘灵鼓瑟”这个题目,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句中摘出来的.
诗的开头两句点题,赞扬湘灵善于鼓瑟,那优美动听的乐声常常萦绕耳边.在试帖诗里,这叫做概括题旨.
湘水女神鼓瑟,曲声袅袅,于是诗人展开想象的羽翼,伴随着仙乐,往返盘旋.那瑟曲,是多么动人心弦呵!它首先吸引了名叫冯夷的水神,使他忍不住在水上跳起舞来.其实,冯夷并没有真正听懂在美妙的乐声中隐藏的哀怨凄苦的情感,这种欢舞是徒然的.但那些“楚客”是懂得湘灵的心意的,这当然包括汉代的贾谊,和历代被贬谪南行而经过湘水的人,他们听到这样哀怨的乐声,怎不感到十分难过呢!
你听,那曲调深沉哀婉,即使坚如金石也为之感到悲凄;而它的清亢响亮,可以传到那无穷无尽的苍穹中去.
如此优美而哀怨的乐声传到苍梧之野,一定把九嶷山上的舜帝之灵都惊动了,他也许会赶到湘水上空来侧耳倾听吧!那馨香的芳草——白芷,竟会受到感动,越发吐出它的芳香来.
乐声在水面上飘扬,广大的湘江两岸都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寥阔的湘水上空,都回荡着哀怨的乐音,它汇成一股悲风,飞过了八百里洞庭湖.
中间这四韵,共是八句,诗人凭借惊人的想象力,极力描绘湘灵瑟曲的神奇力量.这就使诗避免了呆板的叙述,显得瑰丽多姿,生动形象.
然而更妙的还在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上文紧扣题目,反复渲染,已经把湘灵鼓瑟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倾听妙曲,想见伊人,于是诗人笔锋一转,直指美丽而神秘的湘江女神:“曲终人不见”,只闻其声,不见伊人,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怅惘,真可说是神来之笔.而更具神韵的是,“人不见”以后却以“江上数峰青”收结.这五个字之所以下得好,是因为由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一片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让人回到了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还是湘江,还是湘灵所在的山山水水.只是,一江如带,数峰似染,景色如此恬静,给人留下悠悠的思恋.
试帖诗有种种限制,往往束缚了士人的才思.钱起却不然,在此诗中,他驰骋想象,上天入地,如入无人之境.无形的乐声,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成为一种看得见,听得到,感觉得着的东西.最后突然收结,神思绵绵,更耐人寻绎.
大中十二年(858),举行进士考试,唐宣宗问考官李藩:试帖诗如有重复的字能否录取?李藩答道:昔年钱起试《湘灵鼓瑟》就有重复的字,偶然也可破例吧.大中十二年离钱起考试的天宝十载,已经百年,钱起此诗仍是公认的试帖诗的范本.
看了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全文是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中国江河的表述正确的是()1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2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原名“无定河” 2020-06-03 …
杨柳青青江水平的下句中是闻郎江上还是岸上踏歌?我怎么一直记得都是岸上啊?我是因为看到好多地方都写的 2020-06-1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 2020-06-26 …
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粗的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 2020-06-26 …
英语翻译苏(苏州府)松(松江府)财赋半天下翻译一下这句话,意思到了就行还有,松江拥有1260年的历 2020-06-30 …
(2006•芜湖)“双江塔影”是著名“芜湖十景”之一.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去,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 2020-07-03 …
“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 2020-07-03 …
“双江塔影”是著名“芜湖十景”之一.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去,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 2020-11-11 …
“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 2020-11-12 …
大家帮我理解下这句话.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怎样比较有思想,有新意的理解这 2020-12-06 …
相关搜索: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全文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