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仗向池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目详情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仗向池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罗与之的这首《看叶》,则与上述审美趣味不同.他欣赏的叶,是扶疏的绿影,是绿叶生命的活力,是叶的本质美.“红紫飘零草不芳”,红紫,指万紫千红的百花.百花凋零、芳草枯萎,呈娇斗艳的春天已经逝去.“始宜携杖向池塘”,此刻,眼前已无缤纷的美景可供观赏,最适宜的去处,则是俯视池塘中的落影.携杖行走,表明年岁已高,青春风华旋成往事.时令已无繁华,人生已入老境.眼前别有一种境界,胸中别有一番滋味.“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扶疏,枝叶纷披,茂盛而疏密有致.这两句诗充满了禅机哲理,言近旨远,意味深长.“看花”,万紫千红易凋,花虽烂漫,但繁华匆匆,转瞬即逝;“看叶”,绿叶扶疏永茂,叶虽平淡,却活力长存,生生不息.这是时序变化中的实景,也是历尽人世风波后的心境.“看花应不如看叶”,平淡方始永恒.“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这是一种历尽荣华,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
更何况,花儿虽好,还得绿叶扶持.绿叶甘当底色,甘作陪衬.“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这是约定俗成的叶的品格.罗与之的《看叶》,则进一步提出了人生的思考,不慕繁华、自甘淡泊,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清人富寿《广化寺红叶歌》的诗意,正和《看叶》同调,诗云:“春花虽好只红白,未若秋光备五色.少年文字纵峥嵘,绚烂终需老境得.”这是丰厚阅历带来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