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仗向池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目详情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仗向池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罗与之的这首《看叶》,则与上述审美趣味不同.他欣赏的叶,是扶疏的绿影,是绿叶生命的活力,是叶的本质美.“红紫飘零草不芳”,红紫,指万紫千红的百花.百花凋零、芳草枯萎,呈娇斗艳的春天已经逝去.“始宜携杖向池塘”,此刻,眼前已无缤纷的美景可供观赏,最适宜的去处,则是俯视池塘中的落影.携杖行走,表明年岁已高,青春风华旋成往事.时令已无繁华,人生已入老境.眼前别有一种境界,胸中别有一番滋味.“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扶疏,枝叶纷披,茂盛而疏密有致.这两句诗充满了禅机哲理,言近旨远,意味深长.“看花”,万紫千红易凋,花虽烂漫,但繁华匆匆,转瞬即逝;“看叶”,绿叶扶疏永茂,叶虽平淡,却活力长存,生生不息.这是时序变化中的实景,也是历尽人世风波后的心境.“看花应不如看叶”,平淡方始永恒.“梅花一时艳,竹叶千年色”.这是一种历尽荣华,渐趋淡泊的人生感悟.
更何况,花儿虽好,还得绿叶扶持.绿叶甘当底色,甘作陪衬.“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这是约定俗成的叶的品格.罗与之的《看叶》,则进一步提出了人生的思考,不慕繁华、自甘淡泊,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清人富寿《广化寺红叶歌》的诗意,正和《看叶》同调,诗云:“春花虽好只红白,未若秋光备五色.少年文字纵峥嵘,绚烂终需老境得.”这是丰厚阅历带来的人生体验.
更何况,花儿虽好,还得绿叶扶持.绿叶甘当底色,甘作陪衬.“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这是约定俗成的叶的品格.罗与之的《看叶》,则进一步提出了人生的思考,不慕繁华、自甘淡泊,这是成熟的人生思考.清人富寿《广化寺红叶歌》的诗意,正和《看叶》同调,诗云:“春花虽好只红白,未若秋光备五色.少年文字纵峥嵘,绚烂终需老境得.”这是丰厚阅历带来的人生体验.
看了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仗向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村晚雷震草满地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水岸。漪:水陂 2020-04-11 …
荷塘月色是以什么为线索借景抒情,使文章“形散而神聚”?这一线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2020-05-14 …
《钱塘江春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思想感情? 2020-05-17 …
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与其他段落不一样,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想一想它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阅读全文找出表达 2020-06-11 …
荷塘玉影伴清波,细雨轻舞映珠红;朝露漂泊无怨悔,只愿涟漪心湖中.表达作者怎样...荷塘玉影伴清波, 2020-06-18 …
村晚雷震草村晚雷震草满地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陂:水岸 2020-06-20 …
钱塘江秋潮,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秋潮怎样的情感? 2020-06-20 …
一个鱼塘,在鱼分布均匀的情况下,捕捞100条,做上记号,后放回鱼塘,一段时间后,再捕捞200条,发 2020-06-25 …
荷塘月色中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融情于景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请谈 2020-07-05 …
钱塘湖春行1、诗中有一个词语直抒作者胸臆,请你指出来并说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乱花渐欲迷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