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庄子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漫不经心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庄子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漫不经心拒绝所谓的“无用”时,其实放弃了很多隐藏在“无用”后的“大用 ”。比方说,参加公益活动,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我们融入社会有着大用;再比如说阅读名著,有人说无用,实际上对丰富我们的阅历有着大用。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无用之美

今天,谁也不能说庄子的言论没有用处了。你看他如大鹏般怒飞、逍遥,光是他的展翅,光是他的天空,你就不能不惊呼:无用之用,无用之美!

对无用的探索与执着并非无用,那是追求。目光短浅的人把眼睛紧紧锁在有用之物上。可是何谓有用?孜孜不倦地耕作的中国人在遥远的过去便识天文地理,因为它有用,在他们的经验中有用。一群博学之人在西方“傻傻”研究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别人耻笑他们,说这没有一点用处。但是,他们沿着这条无用之路走下去,发现了逻辑,发现了原本看不见的领域中的奥秘。而那些把其余土地全部挖掉只剩脚下的一块有用的土地的人,大地和海洋都抛弃了他们。

人们往往看中的“有用”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当下的需求,于是他们被关在笼子里,享受能填饱肚子的食粮。远方呢?看不见的东西呢?你说它们没有用吗?朝着看似无用的方向奔跑,你就逸出了那个笼子,这种追求本身就是一种有用,广义的有用,不在今天有用,在遥远处。

亚里士多德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可分为两部分,以功利为目的的,和以美为目的的。”前者被大多数人认为有用,后者则被认为是虚的、飘的、矫情的和无用的。我想说,美即使或许没有使用价值,但它有价值,它有它无用之美。

你可以花上一整天说服一个农民拔掉两排水稻,种上花。他会摇头:“那是没有用的。”可是它美啊。对美的追求是一种超越,一种飞升。它使人的眼睛湿润不干涸,使人的心疲惫而依然向上。从遥远的古代,如果人类仅仅着眼于自己的生存之需,创造有用的功利的东西,你难以想象世界现在会是怎样的齐整但无力,严谨但单调。一个人他建造一个崭新的房子,墙角却留着不忍拔掉的蔷薇花。留着它有用吗?你在那个人永远滋润的明眸中找到答案。那是美,是人类摒弃兽性而高贵的地方。

鹏依然飞。它“无用”地展翅,它追求。它接近它的天空,发现美。无用之美,从这一点向无限延伸。



分 析:

一.审材料。材料首先提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有用无用”之争,暗示涉及范围之广(人、事、物),提醒同学们作文时应联系学习与生活的实际。然后,一个疑问句,启发同学们思考争论背后的判断标准,亦即现象的实质。引用庄子的语录,是为了启发同学们思想。

联想与思考:1、从材料提供的范围,我们首先想到现实中关于“人”的争论,即对人的才与非才的判断。按照道理讲,人各有才,是才必有其用,正如李白所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对于社会来讲,应该以多元化眼光来看待人才,倡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一种人才观;同时也要营造一个“人尽其才”的环境。但是实际情况是,人们总是用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人是否为才,其人才观是狭隘的。这种狭隘的人才观在历史上是特别突出的,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也,科举得中是人才,落第则不是人才,为帝王所用的是人才,流落人间者就不是人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愿仕途经济,那就是“无材补天”;写出冠绝中外旷世奇文的蒲松龄,不能拿着《聊斋志异》去评职称。一部封建史,因为人才观的狭隘单一,埋葬了多少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当今社会在人才观上已有大大的改进,但依然显得十分的狭隘。

人是如此,物、事亦然。所幸的是我们渐渐改变我们的观点,对于物,我们说,世上无废物,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于事,我们说,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没有无用之事,明代万户想坐火药飞天,看起来是个荒唐事,却载入了人类科学史册。

2、材料的思想启示。材料的功能大致有二:一是提供写作话题,写作范围;二是提供看问题的角度,也即写作思路。此次作文材料就给我们提供了思想。庄子和惠施的对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在判断有用时,往往从我们自身出发,比较单一而狭隘,相比之下,环绕有用的却是无边的大地——世界。无用之用往往是个看不见的存在,只有在缺席的情况下,才让人意识到它的作用。如果就此进一步思考,有用之用仿佛使用价值,无用之用则是价值。我们习惯从使用价值角度判断一切,由此往往遮蔽价值,我们的价值观是残缺而不完整的。

我们可以从时空两个角度考察这一问题。此时有用,彼时或许无用;此地有用,彼处可能无用。反之亦然。

我们中国人喜欢从实用(功利)角度判断有用还是无用,这就排斥看不见的精神世界。所谓无用之用,对中国人来说,很大程度上是指精神世界的一切。人文学科中的哲学、神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这些养心的东西,它们丰富我们的生活,涵养我们的人格。它们给我们提供人生意义,提供精神支撑,它们使我们情感有所寄托,灵魂有所皈依,精神有了归宿。我们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做“安身立命”,有用之用可以安身,无用之用可以立命。我们看到在古代人类的脸部表情是宁静的,步伐是舒缓的,眼睛是澄澈的,因为他们心中或有一个上帝,或者有一个天理。而现代人为物质主义所裹挟,焦虑、浮躁、忧郁、茫然,他们被哲学家称为“空心人”。

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开始以为金钱可以实现现代化;后来发现金钱买不来现代化,现代化需要科学技术,需要核心技术;现在我们又发现没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我们依然实现不了现代化。

二、写作角度

1、全文可就为什么人们不知无用之用展开。

2、全文可围绕“无用之用”展开,谈无用之用的内涵,谈无用之用。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生活中也经常要比较物体运动谁快谁慢,请例举两个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例  2020-05-14 …

我们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选择参考物,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时候也经常要选择参考物,你能举  2020-05-16 …

有关数字6和10的成语或者故事提供一些 数字6和10的成语,或者故事也好.怎样可以把它们合乎逻辑的  2020-05-17 …

英语翻译译成白话文.(要直译哦):仕途钻刺要精工,京西欧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通,  2020-06-20 …

仔细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习题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c  2020-07-11 …

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心灵的理解。而能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也被看做是一个人眼界、心胸的体现。生活中我们  2020-11-21 …

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经济规模还要40年,这句话真的正确吗,为什么中国经济规模何时超越美国一直是业界热  2020-11-24 …

材料一经济结构调整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  2020-12-0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高速发展的社会呼唤心灵的理解。而能去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也被看做是一个人  2020-12-06 …

英语翻译摘要目前,全球化背景下中美两国间经济交流更显频繁,全球经济文化日益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中美间的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