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阐述了什么问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阐述什么问题,对今天的教与学有什么启示?
题目详情
阐述了什么问题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阐述什么问题,对今天的教与学有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看了 阐述了什么问题"不愤不启,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英文纠错,指正如果解决不好可能会引发下一次的愤怒.Bad说不定他们的态度可能因此改变,愤怒也不会 2020-05-15 …
请问满脸不岔是满脸不高兴,还是满脸不屑的意思?就是满脸不岔!不是不忿!不忿也说不通啊!不忿,不气愤 2020-06-18 …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石灰吟(吟)酷爱(酷)滔滔不绝(滔)广袤(袤)绿草如茵(茵)窗明几净(几)不亦说乎 2020-06-28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年长色衰、委身 2020-07-28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督邮巡查,刘备因未向督邮行贿而遭陷 2020-11-11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游是一位至死不忘祖国统一大业的爱国诗人,他的《关山月》《 2020-11-1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堂吉诃德遭到了一队过路商人的嘲笑,愤怒的堂吉诃德抓起长矛向 2020-11-23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听说了督军利用职权殴打进步青年的事 2020-12-21 …
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觉慧得知同学被兵痞打了的消息,就和同学一起到 2020-12-3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现》是闻一多回国后写的第一首诗,它既表现了诗人炽热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