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的“文”和“字”有区别吗?

题目详情
古代的“文”和“字”有区别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说文解字》是我国语言文学史上的重要巨著,也是一部重要的字典.它为什么要命名为《说文解字》?“文”和“字”有什么区别呢? 原来,古代人把独体的,不可分解的象形字、指事字叫做“文”;合体的,可以分析的形声字、会意字叫做“字”.《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意思是说,仓颉在开始造文字时,大都是依照事务的形象画出它们的图形,所以叫做“文”.后来,形旁声旁互相组合,出现的形声字、会意字就叫做“字”.“文”是事物的本象,“字”是由文孳生出来而逐渐增多的.换句话说,依类象形,即独体,即“文”;形声相益,即合体,即“字”.这里便明确指出了“文”和“字”的区别,也说明《说文解字》命名的缘由. “文字”连用始见于秦始皇琅琊台刻石:“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文字”,在现代汉语中,一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一义为语言的书写形式,如汉文、英文等.另有一义即指文章,多指形式方面,如说:“文字清通”,意即文章清新流畅.
看了 古代的“文”和“字”有区别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