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甲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题目详情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甲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君子”与“小人”是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我们经常拿这两个词来评判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人说:君子对事不对人,好求同存异,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小人则对人不对事,好结党伐异,喜欢掩饰自己的过错。 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
甲 |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君子”与“小人”是经常出现的两个词,我们经常拿这两个词来评判一些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人说:君子对事不对人,好求同存异,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小人则对人不对事,好结党伐异,喜欢掩饰自己的过错。 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甲
甲
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孔子为什么将富贵比作“浮云”?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录及孔子关于“义”与“利”的看法加以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乙
乙
乙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的文字是否符合孔子的思想?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跟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1.(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跟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1.(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跟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1.(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跟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1.(1)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之“过跟云烟”;浮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2)一致。孔予认为义与利并不是绝对矛盾的,他不反对正当地求利;但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孔子认为要以“道”和“义”为重,反对见利忘义。(意对即可)
2.符合。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为“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对即可)
看了 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下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①,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 2020-05-14 …
关于一道语文试题鹦鹉扑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 2020-05-16 …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划线句子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2020-06-13 …
万事莫贵于义文章其意思是什么?原文是: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手足,子 2020-06-23 …
《王者贵天》中管仲具有什么思想“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 2020-06-29 …
孟子.滕文公下全文译文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主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 2020-11-03 …
十万火急,帮做语文的断句.(正确的的会加分)谁会"断句"?(请用"/"隔开)有两篇:1,文章的名字是 2020-11-26 …
问2道题,关于文言文的~~都进来看看(译文我已经自备)《王者何贵》原文.译文“题目王者贵天”原文:齐 2020-12-12 …
一道语文难题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之子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