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二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
题目详情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粘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二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签醮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l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止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______.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______.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l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止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______.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我们要探究的是洗手前后手上细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在上述实验中,只有洗手前接种还是洗手后接种这一条件为变量的,其他条件都一样,可以作为一组对照试验.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②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酵母菌属于真菌类,是单细胞的,它对人类有益,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其目的在于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很小,不易观察.因此,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故答案为:(1)②;
(2)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3)酵母菌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2)酵母菌属于真菌类,是单细胞的,它对人类有益,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其目的在于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因为酵母菌很小,不易观察.因此,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故答案为:(1)②;
(2)保护实验者的健康;
(3)酵母菌太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通过培养酵母菌形成菌落,可以直接进行观察.
看了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理想伏特表和安培表与电阻R1、R2、R3连接的电路中,已知:R2=4Ω,安培表读数为0.7 2020-05-14 …
昌平区某单位举办了英语培训班,100名职工在一个月内参加英语培训的次数如下表所示:(1)这个月每名 2020-05-15 …
通常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基为A.巧克力平板B.改良罗氏培养基C.TCBS培养基D.卡-布培养基 2020-06-07 …
如图是某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1)图在(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 2020-06-25 …
关于微生物实验中的稀释度假如我称十克样品放入100ML的缓冲液中,使它完全溶解.再吸一毫升样品到培 2020-07-02 …
有205份检品每份分别接种于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果见下表,问两种培养基的阳性率有无差别?表两种培 2020-07-18 …
下面讲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随然做的是仁德难道朋友要互相利用吗还有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 2020-11-25 …
某学校有120名教师,且年龄都在20岁到60岁之间,各年龄段人数按分组,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学 2020-12-16 …
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A.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 2020-12-17 …
有205份检品每份分别接种于甲乙两种培养基,培养结果见下表,问两种培养基的阳性率有无差别?表两种培养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