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H与G同主族,且比G多2个电子层.请回答下列问题:(1
题目详情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H与G同主族,且比G多2个电子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写化学式),M、G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更强的是___(写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XG的形成过程___.
(4)ZX的电子式为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X、Y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6)比较G的单质与H的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___>___(写化学式),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所用试剂自选)
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H与G同主族,且比G多2个电子层.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写化学式),M、G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更强的是___(写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XG的形成过程___.
(4)ZX的电子式为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X、Y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6)比较G的单质与H的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___>___(写化学式),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所用试剂自选)
2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 ___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 ___ ___ ___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写化学式),M、G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更强的是___(写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XG的形成过程___.
(4)ZX的电子式为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X、Y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6)比较G的单质与H的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___>___(写化学式),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所用试剂自选)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___ | ___ |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写化学式),M、G的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更强的是___(写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XG的形成过程___.
(4)ZX的电子式为___;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X、Y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
(6)比较G的单质与H的单质的氧化性的强弱:___>___(写化学式),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所用试剂自选)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___ | ___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___ | 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X、Y、Z、M、G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且Z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2、MY3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H与G同主族,且比G多2个电子层,应为I,
(1)Y为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4,Cl、S相比较,S元素非金属性较弱,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更强的是H22S,
故答案为:HClO44;H22S;
(3)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
,故答案为:
;
(4)Na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H]--,NaH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2O=NaOH+H22↑,
故答案为:Na++[:H]--;NaH+H22O=NaOH+H22↑;
(5)X、Y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可为H22O、H22O22,电子式分别为
、
,故答案为:
、
;
(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则氧化性Cl22>I22,可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可观察到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可观察到试纸变蓝,
故答案为:Cl22;I2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试纸变蓝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试纸变蓝 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试纸变蓝 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试纸变蓝
(1)Y为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4,Cl、S相比较,S元素非金属性较弱,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更强的是H22S,
故答案为:HClO44;H22S;
(3)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为


(4)Na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Na++[:H]--,NaH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2O=NaOH+H22↑,
故答案为:Na++[:H]--;NaH+H22O=NaOH+H22↑;
(5)X、Y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可为H22O、H22O22,电子式分别为




(6)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弱,则氧化性Cl22>I22,可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可观察到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可观察到试纸变蓝,
故答案为:Cl22;I2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取KI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或适量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 分层,上层几乎无色,下层紫红色 试纸变蓝 |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试纸变蓝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试纸变蓝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CCl44(或加滴淀粉)振荡、静置
(或淀粉-KI溶液或淀粉-KI试纸→必须润湿)
或在淀粉-KI试纸上滴加氯水
试纸变蓝
试纸变蓝
看了 X、Y、Z、M、G五种元素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5种常见物质X、Y、Z、E、F均含有同一元素M,已知Y是单质,Z是NO(一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它 2020-06-12 …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W、Y与元素X相邻.R与Y同族.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 2020-07-06 …
X、Y、Z三种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2020-11-02 …
(2014•盐城)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Cl2═XCl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 2020-11-12 …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时的能耗y与产品件数x之间适合关系式:y=ax+bx.且当x=2时,y=100;当 2020-11-19 …
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020-12-03 …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 2020-12-07 …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含氧酸的酸性:Z>Y>XB.非 2020-12-20 …
有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以下置换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排列为()①X 2021-01-07 …
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灼热的碳,得到另一种气体Y,Y和灼热的CuO反应又得到铜和X,X和Y是下列各组物( 2021-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