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新儒家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题目详情
新儒家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早最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 哲学上的贡献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哲学之源.
《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
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
《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
《易传》中运用和阐述的一些基本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
如: "阴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合"思想等等,发现了自然界,社会领域及思维领域的一般规律,即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
从礼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辩正回归的轨迹.
二.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
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仁不让于师
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
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
三,文学上的贡献
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乐经》失传.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四,史学上的贡献
孔子是我国第一部史书《春秋》的作者.
《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鲁国历史.
孔子修《春秋》,是有感于"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而作.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正义治史精神.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
五,政治上的贡献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礼记〉
孔子的政治思想,从"仁者爱人"出发,以"恕"为手段,坚持以人为重, 实行仁政德治, 始终将社会的公正,秩序,诚信和人与人的和谐摆在第一位.
孔子认为,为政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提倡选贤与能, 贤能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主张为政以德,宽猛相济,德主刑辅.
孔子认为德治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法治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德治优于法治
德治是以民为本的政治.
德治要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反对苛政虐民,主张厚施薄敛,"使民以时","因民之
看了 新儒家思想主张对后世有什么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儒家上升为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020-05-16 …

论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儒学都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主要是中国古代文化  2020-05-16 …

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这主要是由于A.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B.儒家思想严  2020-05-17 …

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错误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早期的儒学B.汉武帝  2020-06-29 …

名著阅读(3分)“义”字含义丰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阐释了“①”的主张,儒家这种轻利重义思想  2020-07-06 …

面对儒家思想受到道佛两教的冲击,隋唐儒学大师的态度是A.放弃儒家思想B.坚持以儒家思想为本,吸收道佛  2020-11-14 …

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据此回答1-8题。西汉后期,儒学之士  2020-11-14 …

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促进了儒家思想的活跃与发展,并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20-11-29 …

截止2011年7月,全球设立了349所孔子学院,孔子学堂400余个,这充分说明()①儒家思想源远流长  2020-12-18 …

全球249所孔子学院的设立,充分说明[]①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儒家思想席卷全球,再次成为主流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