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求铭言警句最好带着作者和国家这个铭言警句最好长一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在说一遍就是用自己的话解释捎带着扩展也可以200字左右急

题目详情
求铭言警句 最好带着作者和国家
这个铭言警句最好长一点 然后用自己的话在说一遍 就是用自己的话解释 捎带着扩展也可以
200字左右 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译文】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u).
  【译文】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早除秽草.
  (12)仁者无敌.
  【译文】仁德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2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释义】孔子说:“君子喜欢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喜欢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与此相反.
  2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28.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即使大家都讨厌他,自己也不要随便附和,一定要考察一下;即使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释义】孔子说:“不怕别人部料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0.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宪问》
  【释义】孔子说:“不事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随意猜测别人的不诚实,然而却又能及早地加以察觉,这才是贤人啊!”
  3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32.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因为一个人有几句正确言论就推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言论.”
  33.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在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通向真理;可以一起通向真理的人,未必能共同坚守真理;可以一起坚守真理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
  3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却不同他谈话,这会错过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话,这是错说了话.聪明人既不会错过人才,也不会错说话.”
  3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谋划事情.”
  3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有志之士、仁德之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肯勇于牺牲自己来维护仁德.”
  3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38.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工匠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事先修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为那些卿大夫中的贤人服务,与那些士人中的仁人交友.”
  3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便有害了.”
  40.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颜渊》
  【释义】孔子说:“诚恳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要使他仍然不听,也就算了,免得自找羞辱.”
看了 求铭言警句最好带着作者和国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2020-05-1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  2020-05-14 …

有好作文的来1.古罗马时代,一位预言家在一座城市内设下了一个奇特难解的结,并且预言,将来解开这个结  2020-06-08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请你解释这句名言的意思.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最需要名言体现哪种精  2020-06-20 …

有一句格言,大概意思是:杰出得人最初都是不被众人理解的.这个原句是什么,是谁说的?这句名言不是中国  2020-06-22 …

文盲学哲学(一)最大的感触就是费解!对抽象的词语用更抽象的言语来解释,这就是知识?  2020-06-30 …

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下面问题有位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在一年级语文课期末考试时发现,学生一边作试题一边自言  2020-08-01 …

阅读右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  2020-11-04 …

阅读右边《误人青春》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发言时不应该盛气凌人,居高临下  2020-11-04 …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有没有类似的名言?华山再高,顶有过路.有没有类似的名言?就是比喻有困难,但是还是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