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村生活图景?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人借对乡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乡村生活画面。(1 分)诗人摆脱了官场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到来。那扇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和乡邻们共话桑麻,农作物的生长牵动着作者的喜忧情绪。(3 分)(意合即可)
2.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闲适自在之情;同时,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生活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品质。(分号前后各2 分,意合即可。)
1.
分 析:
本篇是 《归园田居》 第二首,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先是从正面写“静”。生活在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虚掩的柴门,那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喧嚣俗念都远远地隔绝了。不过,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常与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民披草来往,不是世俗的“人事”; 共话桑麻,也不是 “杂言”。与充满机巧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别有洞天。 ——这是以外在的“动”写出内在的“静”。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乐悲欢。“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然而这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 相反,这单纯的喜惧表示着乡居劳作使诗人的心灵明净了,感情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诗人或从正面说,或从旁说,让读者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和自己心境的恬静。 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衷正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请教两道数据库的判断题.1、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是存放各类数据的基础2、输入掩码向导可以用于文本型 2020-03-30 …
请问:遮掩与遮拦有什么区别呢?有这样一道题目:深秋的太阳没地照在身上,煦暖得像阳春三月.A.遮拦B 2020-05-13 …
谁会这道题呀??仿写: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的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 2020-05-14 …
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隧道闪烁过滤掩埋B严峻销蚀陵墓矗立C欣慰抵消凝重记载D暴露陈列迄今碑 2020-05-16 …
“商鞅虽死,秦法未败”的主要原因是:A.与时俱进B.赢得民心C.变法彻底D.仁义致“商鞅虽死,秦法 2020-05-22 …
谁会这道题:商鞅变法会遭到旧贵族商鞅变法会遭到旧贵族反对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奖 2020-06-16 …
一道子网掩码题6.一个子网网段地址为2.0.0.0掩码为255.255.224.0网络,他一个有效 2020-07-09 …
子网掩码位数如192.168.1.1192.168.1.255255.255.255.0可以写成1 2020-07-18 …
若某机器IP地址是192.168.1.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以下IP地址与该机器 2020-07-18 …
有道题目子网掩码和子网地址怎么算?将网络195.3.1.0划分为5个子网,每个子网计算机台数不超过 2020-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