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竹下①(宋)范成大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但迎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
(1)赏析第二联的妙处。
(2)三、四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但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②吹:通“炊”。
(1)赏析第二联的妙处。
(2)三、四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艺术效果。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赏析诗句应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入手.对应诗句,看这几方面是不是有特色,进行分析.如果没有特别的地方,就不用考虑了.“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一句语言上明显有特色,叠词较多;手法上有动静结合.
(2)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然后分析其艺术效果,指出里面的手法和情感.写景句子的手法通常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两方面考虑.
答案:
(1)①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薄薄轻轻写出了山区的朦胧美,重重叠叠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2分) ②以动写静,“冲”字形象地写出了雾气形成的帷幔被马冲开;“放”字形象地写出了雾中的山仿佛从帷幕中走出来.(2分)
(2)诗的三、四联描绘了一幅碧穗般的炊烟笔直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小桥下弯弯的流过,鸟儿迎着诗人歌唱的画面.(1分) 这两联运用了绘声绘色(鸟儿的声音、碧穗和绿水)、动静结合(流水和小桥)以及拟人的手法(鸟儿“迎客”)((2分),答出2点即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竹下的喜爱之情及自身愉悦的心情(1分).
译文:
早上起来梳洗完了,收拾好行李,冲破清秋的寒气,跨鞍上马动身了,这一动,倒是使疲乏顽钝的身子得到疏散,可以轻松一下了.走着走着,冲进了很轻很薄的晨雾;看一山,像把一座山从雾里放出来似的,再看一座山,再放一座山,走过了重重叠叠的山峰.过了山区,便到了山下水边的村落.村头的炊烟,形状像碧蓝色的波纹,山林的主人鸟儿,唧啾嘁喳欢叫不停,仿佛奏起了悠扬婉转的迎宾曲,百鸟有情无思间迎着马背上的我欢呼歌唱,在美妙动听的清禽千声百啭声中,我恍恍惚惚、心驰神醉.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破小寒“,点出季节是清秋.“散疲顽“,暗示此行是在繁忙的公务之后.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紧张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到郊野散散步,会感到特别轻松愉快.诗人正是怀着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品赏竹下之景的.
这首诗摄取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林间百鸟的晨歌.鸟儿是山栋的主人,它们迎着马背上的诗人欢呼歌唱,百啭千声.“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在这美妙动听的“迎宾曲“声中,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偬惚难以分清了.
前人论诗云:“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便是佳诗.“这首纪游诗便是“情与景会“的佳作.诗人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地描摹出来,而且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入景物之中,选用“冲“、“放“、“当“、“趁“等点睛的字眼,使诸多景物情态毕露;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也就从景物的情态中透露出来了.
(2)先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画面.然后分析其艺术效果,指出里面的手法和情感.写景句子的手法通常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两方面考虑.
答案:
(1)①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薄薄轻轻写出了山区的朦胧美,重重叠叠写出了山的连绵不断. (2分) ②以动写静,“冲”字形象地写出了雾气形成的帷幔被马冲开;“放”字形象地写出了雾中的山仿佛从帷幕中走出来.(2分)
(2)诗的三、四联描绘了一幅碧穗般的炊烟笔直升起,绿绸似的溪水从小桥下弯弯的流过,鸟儿迎着诗人歌唱的画面.(1分) 这两联运用了绘声绘色(鸟儿的声音、碧穗和绿水)、动静结合(流水和小桥)以及拟人的手法(鸟儿“迎客”)((2分),答出2点即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竹下的喜爱之情及自身愉悦的心情(1分).
译文:
早上起来梳洗完了,收拾好行李,冲破清秋的寒气,跨鞍上马动身了,这一动,倒是使疲乏顽钝的身子得到疏散,可以轻松一下了.走着走着,冲进了很轻很薄的晨雾;看一山,像把一座山从雾里放出来似的,再看一座山,再放一座山,走过了重重叠叠的山峰.过了山区,便到了山下水边的村落.村头的炊烟,形状像碧蓝色的波纹,山林的主人鸟儿,唧啾嘁喳欢叫不停,仿佛奏起了悠扬婉转的迎宾曲,百鸟有情无思间迎着马背上的我欢呼歌唱,在美妙动听的清禽千声百啭声中,我恍恍惚惚、心驰神醉.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破小寒“,点出季节是清秋.“散疲顽“,暗示此行是在繁忙的公务之后.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紧张的工作之余,能有机会到郊野散散步,会感到特别轻松愉快.诗人正是怀着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品赏竹下之景的.
这首诗摄取的最后一个镜头是林间百鸟的晨歌.鸟儿是山栋的主人,它们迎着马背上的诗人欢呼歌唱,百啭千声.“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在这美妙动听的“迎宾曲“声中,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偬惚难以分清了.
前人论诗云:“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便是佳诗.“这首纪游诗便是“情与景会“的佳作.诗人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地描摹出来,而且把自己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融入景物之中,选用“冲“、“放“、“当“、“趁“等点睛的字眼,使诸多景物情态毕露;诗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也就从景物的情态中透露出来了.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几道语文题..成语马()()()()马()()()()马()()()()马看图写诗图一:一棵梅花树 2020-05-13 …
用甜味的橘树枝条作接穗,成功嫁接到酸味的橘树砧木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的橘子应该是()A. 2020-05-17 …
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 2020-06-26 …
砂糖橘味甜,酸橘味酸,将砂糖橘的接穗接到酸橘的砧木上,结出的成熟果实的味道为()A.酸甜各半B.甜 2020-07-03 …
(1)水稻的抽穗、扬花、结实的过程是一个生殖过程,因为这一过程中水稻花内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2020-07-04 …
嫁接时,为确保接穗的成活,要使接穗与砧木的紧密结合. 2020-07-20 …
一个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是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或不一定成立,这样 2020-07-30 …
现将冬枣(接穗)接到酸枣(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道是()A、冬枣味的B、酸枣味的C、果 2020-12-03 …
现将冬枣(接穗)接到酸枣(砧木)上,成活后结出的成熟果实,其味道是()A.冬枣味的B.酸枣味的C.果 2020-12-03 …
如果命题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命题.如果题设成立,但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的命题,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