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谁知道范成大全部以《霜天晓角》为词牌的词?尤其是吟咏梅花的
题目详情
谁知道范成大全部以《霜天晓角》为词牌的词?
尤其是吟咏梅花的
尤其是吟咏梅花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霜天晓角 - 范成大 2008年06月03日 星期二 19:25 霜天晓角①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②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③?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①霜天晓角:因林逋咏梅词有“霜洁”、“晓寒”、“玉龙三弄”而得名.
②春威:春寒的威势.
③“胜绝”句: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 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 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著有《石湖集》、《揽辔录》、 《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词》存词八十余首,断句数则,《补遗》八首.
【赏析】: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 ,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 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 接“云来去”成为动态 ,更见“晚晴风歇”之后 ,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 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 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 ,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到底为什么景愈美而愁愈甚呢?“ 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 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 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 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 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②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③?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注释】:
①霜天晓角:因林逋咏梅词有“霜洁”、“晓寒”、“玉龙三弄”而得名.
②春威:春寒的威势.
③“胜绝”句:景色极美,人也极愁苦.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治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绍兴进士,做过一些地方官,并做了两个月的参知政事(副宰相).乾道六年(1170)作为使节到金 朝去谈判国事,抗争不屈,几乎被杀.淳熙九年(1182)退隐到故乡石湖.他怀有报国大志不能实现,同情人民苦难又无能为力,这种思想构成他的诗歌创作的 主题.特别是后半生,创作了非常有特色的田园诗,洋溢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是宋诗中的优秀篇章.他善写绝句,诗风清丽精致.著有《石湖集》、《揽辔录》、 《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词》存词八十余首,断句数则,《补遗》八首.
【赏析】:
这首词以“梅”为题,写出了怅惘孤寂的幽愁.上阕写景之胜,下阕写愁之绝.
起首二句先写天气转变之佳:傍晚,天晴了,风歇了 ,春寒料峭的威力,有所折损.用一“折”字,益见原来春寒之厉,现在春暖之和.紧接“晚晴风歇”,展示了一幅用淡墨素彩勾画的绝妙画面.脉脉,是含情的样 子;“花疏”,点出梅花之开.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就使人感到不仅那脉脉含情的梅花,就连安详淡远天空也仿佛在向人致意呢.“天淡”是静态, 接“云来去”成为动态 ,更见“晚晴风歇”之后 ,气清云闲之美.“花疏”与“天淡”相谐,既描写了“天”之“淡”,所以末一句“数枝雪”,又形象地勾画了“梅”之“ 疏”.如此精心点笔.生动景物立于眼前了“脉脉”二,也就不是泛泛而说了.显然,词人缀字的针线是十分细密的;而其妙处在天然浑成,能够运密入疏.
下阕“胜绝”是对上阕的概括.景物美极了,而“愁亦绝”.“绝”字重叠,就更突出了景物美人更愁这层意思.如果说原来春零抖峭,馀寒犹厉,景象的凄冷萧 疏,与人物心情之暗淡愁苦是一致的话,那么,景物之极美 ,与人之极愁,情景就似乎很不相阔了.其实这种“不一致”,正是词人匠心独运之所在.“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 ”,以景色之优美,反衬人之孤寂,不一致中就有了一致,两个所指相反的“绝”字,在这里却表现了矛盾的统一.词中的主人到底为什么景愈美而愁愈甚呢?“ 此情谁共说”.无处诉说,这就衬出了悲愁的深度.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 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下片所写之景,有雁,有 楼,有月,从时间上来说,比上片已经迟了;但是,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 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 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看了 谁知道范成大全部以《霜天晓角...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黑孩子罗伯特》片断,然后回答问题。在教室里,罗伯特一天的心思都放在那架战斗机上了,好不容易才 2020-05-14 …
阅读《黑孩子罗伯特》片断,然后回答问题。在教室里,罗伯特一天的心思都放在那架战斗机上了,好不容易才 2020-05-14 …
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意思 2020-06-13 …
问大家一个英语单词就是我办公室里经常听他们说说我用中文的谐音说哦说“尤首”反正就是公司里经常听见的 2020-06-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傅弈,相①州邺人也。尤晓天文历数。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及谅举兵,谓弈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戴胄传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明习律令,尤晓文簿。隋大业末,为门 2020-07-01 …
阅读理解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也。性贞正,有干局,明习律令,尤晓文簿。贞观元年,迁大理少卿。时吏部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每小题3分)戴胄传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性坚正,明习 2020-07-15 …
谁有高晓燕的核心词汇170的答案啊?核心词汇170题——潘晓燕1.Whatalovelyparty 2020-07-18 …
前奏有打雷下雨旋律和海角七号很像的一首歌(好像是英文的)谁人知晓?速速告知!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