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阅读右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材料二: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
题目详情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右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二: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严复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引自八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四:“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五:……追本溯源, 只因为拥护德谟克拉西(Demci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
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寒两先生,闹了多少蓽,流了多少血,德、寒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 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嗇年>罪案之答辫书》
(1)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860年开始的这场运动的名称叫什么?这场运动的主张(或口号)是什么?
(3)康有为、严复以上言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根据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的,它指导了什么革命? 材料五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它是什么运动的口号?
(5)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引自八年级历史教材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一一陈独秀《<新嗇年>罪案之答辫书》
材料一:阅读右面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二: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严复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引自八年级历史教材
材料四:“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的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五:……追本溯源, 只因为拥护德谟克拉西(Demci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
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寒两先生,闹了多少蓽,流了多少血,德、寒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 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一一陈独秀《<新嗇年>罪案之答辫书》
(1)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1860年开始的这场运动的名称叫什么?这场运动的主张(或口号)是什么?
(3)康有为、严复以上言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根据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的,它指导了什么革命? 材料五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它是什么运动的口号?
(5)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引自八年级历史教材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一一陈独秀《<新嗇年>罪案之答辫书》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鸦片战争期间,参加过抗英斗争,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等,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1860年开始,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还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建立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
(3)据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严复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可知,康有为、严复以上言论的核心思想是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五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这次运动中的两面大旗--“民主”与“科学”.
(5)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因此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故答案为:
(1)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3)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5)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1860年开始,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还筹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建立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
(3)据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外国’.…严复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可知,康有为、严复以上言论的核心思想是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材料五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这次运动中的两面大旗--“民主”与“科学”.
(5)中国近代化经历了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因此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故答案为:
(1)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3)维新变法,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辛亥革命;“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5)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看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认真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并回答问题。论起美来,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 2020-07-05 …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所不同,它有()条折线,表示()组不同的数据,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的( 2020-11-07 …
贪图无所不能,只会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会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会一无所有。这体现的哲理是① 2020-12-12 …
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 2020-12-12 …
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 2020-12-12 …
贪图无所不能,只能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能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能一无所有。这给我们的哲学启 2020-12-12 …
贪图无所不能,只会一无所能;试图无所不知,只会一无所知;企图无所不有,只会一无所有。这能说明的哲理是 2020-12-12 …
提出“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名言的是[]A.阿里斯托芬B.赫拉克利特C.柏拉图D.德谟 2020-12-12 …
提出“不要企图无所不知,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名言的是A.阿里斯托芬B.赫拉克利特C.柏拉图D.德谟克利 2020-12-12 …
赏析这段话同时追两只兔子的人.同时追两只兔子的人,一只也不会逮到.不要贪图无所不有,否则你将一无所有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