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小题。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小题。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下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②分香: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20.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1.这首诗脉络明接暗转,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析。
20.高诗开篇描写了一幅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清明图景:御柳笼烟,禁垣垂杨,被软软的春风,吹得柳枝横斜,拂水依水,青山白水环绕金陵;官人们都捣了杏仁,做了醴酪;宫女们都分得名香,佩上香囊,在祥和的气氛中迎接清明。杜诗开篇描写一幅凄迷哀伤的清明图景:春寒料峭,细雨纷飞,绵绵不绝,行人冒雨赶路,雨湿衣衫,心情凄哀。两首诗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征均不同,渲染的氛围也不相同,所蕴含的情感也截然不同。
21.第一联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清明时节禁垣生气蓬勃、吉祥如意的景象,作者身处其中,愉悦欢欣。第二联以“清明无客不思家”一句回归清明的主题,不言己情而言众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悼亡之情和身在异地的思乡之情。第三联运用卞侯和莫愁的典故,即使忠如卞侯,美如莫愁,也只留一堆芳草,供人凭吊,陡然生发“人生如朝露”的慨叹,悲从中来。第四联“待诏”“酒醉京华”,将仕途如意的喜悦和渴望成就功名的豪情显露无遗。
【解析】
20.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境由象生”不同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不同的意境,或幽冷、清幽、宁静、静谧、闲适、恬静,或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壮阔,或萧瑟、凄凉、暗淡、萧条、荒凉、冷寂。意境不同,诗人的情感也迥然不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题干中“哪些情感”不止一种,要一联一联分析,要抓住的意象每一联的意象进行分析,注意用典的作用。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一对明月,完整无缺,落在山下,四分五列.2有心记不住,有眼看不见.3大门口,有客来,先脱帽,1一 2020-05-13 …
符合以下( )条件的赔案可以考虑作为通融案件。A.所发生事故实属意外或自然灾害,不带有客户的故 2020-05-22 …
有人认为:“人类社会是有意识的人参与的,故不具有客观性。”下列能反驳观点的是A.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 2020-06-21 …
赵师秀的约客中第三句,有人写成有客不来过夜半,多数写成有约不来过夜半,究竟是哪一句对?刚才把以前买 2020-06-27 …
历史成本法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A.与审慎的会计准则相抵触B.不具有客观性且不便于核查C.不能 2020-06-27 …
请大家帮我解答这个逻辑题目实例:“客人的反驳”前不久,有客人来杭旅游.主人对客人介绍说:“杭州的最 2020-07-01 …
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 2020-07-05 …
英语翻译有两层楼.楼下有客厅和厨房,楼上有一个书房和两个卧室 2020-07-27 …
现在学《政治生活》准备读文科的,其他科目都可以理解,政治怎么都理解不了,很怕,常在平均线徘徊,能背下 2020-11-11 …
假如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不应该()A.请客人坐下,再给客人沏茶B.不理睬客人,只管做自己看电视C.有事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