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袁宏道):阅读刘大槲《游三游洞记》,然后做题。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①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
阅读刘大槲《游三游洞记》,然后做题。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①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亨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②。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後石腹以出。出则豁¥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③焉。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扣之,其声如钟。
昔白乐天⑤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刺史,而元微之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及黄鲁直二公皆以摈⑥斥流离,相继而夺其地,年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 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⑦。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选自《古代散文》第3版,略有删改) [注]①下牢之关:指下牢关,在今宜昌市西北。②自上缒(zhuì) 危滑以下:用绳子拴住自己从高处往下滑。
③三楹(yíng) 之室:三列房子。④逄逄(páng) :拟声词。⑤白乐天:即白罟易,后文中提到的元微之即元稹,欧阳永叔即欧阳修,黄鲁直即黄庭坚。⑥摈(bìn) :文中指被人弃而不用。⑦学使陈公:指陈浩。学使,古官职,也称提学使。伯思、仲思是陈浩的长子、次子。
10.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穷山之巅 穷:极,这里指登临山顶
B. 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恰好
C. 相继而履其地 履:游历
D. 或为诗文以纪之 或:或者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夫不能以游堕事
B. 或为诗文以纪之 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C. 洞以此三人得名 以其境过清
D. 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12.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刘大槲游三游洞颇费周折,弃车乘船,后又弃船步行,爬山缒岩,弯腰俯身行进,终于到达三游洞。
B. 三游洞中,中室像客厅,右室像厨房,左室像别馆;敲洞内的一块石头,能发出如钟鸣的声响。
C. 三游洞因白居易、元稹和白知退曾一起游历过而得名;后来 欧阳修和黄庭坚也曾一起游历三游洞。
D .刘大槲与陈公的两个儿子伯思、仲思同游三游洞,而陈公公务繁忙,守着官位不能一同前往。
10. D(或:有的人) 11. C(A.而,因为;B来,把;C.因为; D.因为,认为) 12. C(欧阳修与黄庭坚并非一起游三游洞,而是有先有后)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5分)余乃穿涧水而西。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余东下而立则水 2020-06-22 …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句子断句。余乃穿涧水而西。得石壁,夷出天成,下拥石基。余东下而立则水帘之泉泠 2020-06-22 …
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19世纪60 2020-07-02 …
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湘籍进步思想家是()A.曾国藩B.左宗棠C.魏源D. 2020-07-02 …
历史问题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你的看法是? 2020-07-02 …
鸦片战争后,面对千年变局,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下面对其评价不准确的是 2020-07-02 …
有感于民族危机的到来,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A. 2020-07-02 …
翻译江左夷吾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武夷精舍记(宋)韩元吉武夷在闽粤直北,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见于 2020-07-28 …
《伯夷列传》问题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