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唐伯虎的那道科举题怎么翻译?就是程敏政所出《会试策问》,

题目详情
唐伯虎的那道科举题怎么翻译?就是程敏政所出《会试策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给你搜到一点资料:程敏政所出《会试策问》,其第三道题是:问:学者于前贤之所造诣,非问之审、辨之明,则无所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矣.试举其大者言之:有讲道于西,与程子相望而兴者,或谓其似伯夷;有载道而南,得程子相传之的者,或谓其似展季;有致力于存心养性,专师孟子,或疑其出于禅;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夫此四公,皆所谓豪杰之士,旷世而见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后学亦徒因古人之成说,谓其尔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于禅、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请极论之,以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篁墩文集》卷十) 题中被称为“旷世而见”的四位“豪杰之士”,乃指张载、杨时、陆九渊和许衡.其中涉及许衡的话,即所谓“有从事于《小学》、《大学》,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于老”,典出元儒刘因《退斋记》.按:许衡(1209——1281)字仲平,怀庆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学者称鲁斋先生.他初与窦黜相与讲习,“出入经传,泛滥释老”,(《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后从姚枢游,获闻程朱理学,以朱熹《小学》、《大学或问》、,《四书集注》等传授生徒,提倡纲常名教.仕元,官至中书左丞.至元七年(1270),上书“论列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世祖忽必烈不听,遂“谢病请解机务”,然仍受命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以理学教授蒙古子弟.后因权臣作梗,“诸生廪食或不继”,办学缺少经费,学生吃饭都成了问题,名望很高的国子祭酒也难当下去了,所以他不得不在至元十年(1273)辞归乡里.(据《元史》卷一五八《许衡传》)许衡因此发出“学者治生最为先务”的感叹.刘因(1249——1293)对许氏自请罢中书执政而就国子之举,甚为不满,故作《退斋记》讥诮之,谓:“世有挟老子之术以往者,以一身之利害,节量天下之休戚 ,而终必至于误国而害民.然而特立于万物之表,而不受其责.而彼方以孔孟之时义、程朱之名理自居不疑,而人亦莫之夺之,是乃以术欺世,而即以术自免.”(《静修文集》卷二) 程敏政以之为据,出题试士,意在“观平日之所当究心者”,因为他认为学者只有对“前贤之所造诣”,“问之审、辨之明”,才能“据以得师而归宿之地”,但这道题的内容,委实有些“奇僻”,博学如清儒全祖望,初读刘因《祠记》,内有语曰:“文正(许衡)得时行道,大阐文风,众人宗之如伊洛,先生斥之曰:‘老氏之术也!’”谢山方疑《退斋记》乃“静修讥鲁斋而作也,然未敢质言之”,及至读虞集为安敬仲《默庵集》所作序,方定刘因所指乃许衡.(参见《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附录·书文靖退斋集后〉),同书卷九十〈鲁斋学案·附录·题文正集后〉)这就难怪当时士子对这道试题“多不通晓”,罕有知者了.程敏政据然得一能通晓题意的试卷,自然喜出望外,“甚异之,将以为魁”.不料竟因之而引发一场轩然风波,喜剧顿时成了悲剧.
看了 唐伯虎的那道科举题怎么翻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1.举例说明名词词尾"子"的演变过程.2.举例说明上古汉语事物较量的表达方式.3.举例说明词  2020-05-13 …

高二数学选修1-1 导数及其应用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用导数求 只需要第一题谢谢 最好有过程而且  2020-05-16 …

尤其最后一问的过程!这详细的怎么算?尤其最后一问的过程!一个氢原子从n=1的基态激发到n=4的能态  2020-05-19 …

简单数学题(初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相似,相似比为3:1,斜边  2020-05-21 …

以下哪一个不是安全审计的作用?A、记录系统被访问的过程及系统保护机制的运行状态。B、发现试图  2020-05-26 …

怎样较好的理解分析初一数学的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详细点,OK?最好举个例子。谢啦O(∩  2020-06-04 …

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选举大会流程我们小区已产生了业委会候选人,并由业主投票进行了选举,下一步将进行唱  2020-06-16 …

2016年3月,吉林松原市经济开发区兴原乡倪家窑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原村主任李某贿选的过程遭  2020-07-08 …

中央要求十八大代表选举要严格把握选举标准和程序,要使选举产生过程,成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过程,完成这  2020-11-02 …

急要第一问和第四问的过程,2、3两问不用答冯明的父亲是沿海某钢厂的采购科长,铁矿全部进口.父亲回来告  2020-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