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上蔡之犬,不戎于前.文言

题目详情
上蔡之犬,不戎于前.
文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史记李斯原话为:“吾欲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免,岂可得乎!”
佛门有一公案,说的是东门黄犬之诫,大意是:
秦朝宰相李斯位极人臣,后来却被冠以谋反罪名处以死刑并诛灭九族.当父子两人被绑缚刑场时,他回首平生,感慨地对儿子说:“我多么希望还能象以前那样,和你一同牵着黄狗,擎着苍鹰,出上蔡的东门,去捕猎狡兔.可是现在死到临头了,哪里还有这种日子呢!“(1)于是父子两人相对痛哭.他们所感慨的是:与其今日享尽人间富贵而遭横死死,还不如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而颐养天年.但是他却不曾想到,当年他骑马弯弓,恣意捕猎,那些无辜的狡兔遇着无情的鹰犬,不也象今天他自己命罹斧钺一样的恐惶凄惨吗?狡兔遭你灭群,你今同样也被诛族,因果报应恰好相当.你尚且不知昔年杀生之罪,反而后悔出来做官.所谓的“至死不悟”,李斯父子便是.
关于李斯之死,历来写者甚多,李白的《行路难》(之三)也提及这一典故,诗云:
有耳莫洗颖川水,有口莫食首阳厥.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婿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拒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抒发的显然还是对忠臣不得善终的感慨和对昏君的愤怨.李斯出身平民,通过艰苦奋斗出人头地,它协助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同时又是一位实力派作家,他的《谏逐客书》不失为一篇流传万世的杰出文献.观李白之这首,所列典故皆为文人才子,可谓同气相求猩猩相惜了.但是佛家却完全不管李斯曾有多大的功绩,多重的权势,只是以循回报应的规律来评价李斯临死时的感慨之言,说他们父子作孽深重而至死不悟.这种说法真的是非常独特而脱俗,贯穿了佛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念.
我觉得不光是大官显贵们要以此为诫,寻常百姓也一样要以此为诫.首先是多行善事不作恶;其次是凡事都要有个度,古人云”止于至善“,千万不可让俗世间的物欲迷失自己的本性.谁不是两手空空而来,两手空空而去?诫之!
是这个吧!
看了 上蔡之犬,不戎于前.文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