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梅妻鹤子”讲的是什么事
题目详情
“梅妻鹤子”讲的是什么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关于“梅妻鹤子”的故事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关于“梅妻鹤子”佳话的传说
文/梅村
凡梅界人士都知道杭州有许多赏梅胜地,而且知道杭州西湖的小孤山有许多梅花,那里有放鹤亭及林和靖先生墓,北宋时代的著名诗人林逋(即林和靖)就长眠在那里.当年他在此植梅,写过不少咏梅佳句,还因“梅妻鹤子”的佳话传说而闻名古今.
据史料记载,林逋(公元967~1024)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直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梅妻鹤子”的故事,就连我们现在的辞书——《辞海》关于“梅妻鹤子”条目也是这样记载的:
“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其实,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从此以后,咏梅之风日盛,如宋代文坛上的几位大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写过许多咏梅诗词.苏轼甚至还把林逋的这首诗,作为咏物抒怀的范例让自己的儿子苏过学习.随着宋代咏梅风气的盛行,林逋之名与孤山梅花在文坛上也热了起来,出现了:“明月孤山处士家”(陶宗仪诗),“潇洒孤山半支春”(赵孟 诗),“幽人自咏孤山雪”(文征明诗)等等,到了以后的明代,诗人王 猗又有“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之句,这说明从北宋开始,由于林逋佳句的影响,确实把文人们的咏梅风炒热了起来.
其实,孤山之梅,在唐代即已见于白居易诗.当年白居易离开杭州后,曾作过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
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这证明杭州西湖的孤山在唐代即已有梅,但为什么后来林逋的诗掩过了白诗?这不仅因为在咏梅诗中林有许多好句,还因“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此外,还与林逋的人品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有关.
40多年前在1961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我国著名的诗词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先生曾发表过《东风世界话梅花》的文章,文中提到林逋的一些情况,大致的意思是:
林逋生前,隐居孤山,当时的杭州太守,每年都要以文字保荐,向林逋送去一些粟帛.林逋在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去世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特地赐了一个谥号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关于“梅妻鹤子”佳话的传说
文/梅村
凡梅界人士都知道杭州有许多赏梅胜地,而且知道杭州西湖的小孤山有许多梅花,那里有放鹤亭及林和靖先生墓,北宋时代的著名诗人林逋(即林和靖)就长眠在那里.当年他在此植梅,写过不少咏梅佳句,还因“梅妻鹤子”的佳话传说而闻名古今.
据史料记载,林逋(公元967~1024)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直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梅妻鹤子”的故事,就连我们现在的辞书——《辞海》关于“梅妻鹤子”条目也是这样记载的:
“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其实,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从此以后,咏梅之风日盛,如宋代文坛上的几位大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写过许多咏梅诗词.苏轼甚至还把林逋的这首诗,作为咏物抒怀的范例让自己的儿子苏过学习.随着宋代咏梅风气的盛行,林逋之名与孤山梅花在文坛上也热了起来,出现了:“明月孤山处士家”(陶宗仪诗),“潇洒孤山半支春”(赵孟 诗),“幽人自咏孤山雪”(文征明诗)等等,到了以后的明代,诗人王 猗又有“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之句,这说明从北宋开始,由于林逋佳句的影响,确实把文人们的咏梅风炒热了起来.
其实,孤山之梅,在唐代即已见于白居易诗.当年白居易离开杭州后,曾作过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
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这证明杭州西湖的孤山在唐代即已有梅,但为什么后来林逋的诗掩过了白诗?这不仅因为在咏梅诗中林有许多好句,还因“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此外,还与林逋的人品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有关.
40多年前在1961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我国著名的诗词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先生曾发表过《东风世界话梅花》的文章,文中提到林逋的一些情况,大致的意思是:
林逋生前,隐居孤山,当时的杭州太守,每年都要以文字保荐,向林逋送去一些粟帛.林逋在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去世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特地赐了一个谥号
看了 “梅妻鹤子”讲的是什么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甲五分钟折六只纸鹤,乙六分钟折七只纸鹤,丙九分钟折十一只纸鹤,谁折的快,为什么? 2020-03-30 …
夜幕降临时,天边由远而近飞来一只鹤此时的鹤看起来与白天时的鹤有什么不同 2020-05-13 …
黄鹤的寓意: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代表什么 2020-06-08 …
求龟鹤数量的,龟鹤共10只,共有28只腿,问龟鹤各有几只?请问,龟鹤算题的算术解法的思路是什么?( 2020-06-08 …
刘禹锡《秋词》刻画了鹤什么特点?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鹤?有什么深意 2020-06-23 …
明朝官服中间绣着荷花是什么意思?一般都是仙鹤什么的 2020-06-25 …
江口涣《鹤群》的一个阅读题“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 2020-06-28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 2020-07-02 …
探究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能获得什么启示。(5分)伊索寓言中《农夫和鹤》说的是:一个农夫在他刚播种的耕地 2020-11-07 …
江苏省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为中国第九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截至目前,来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已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