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做题怎样才能举一反三
题目详情
做题怎样才能举一反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尊敬的老师:\x0d 您好!我想请教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那就是我在课堂上听课都能听懂,老师讲例题时感觉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是到了自己做新题目时,有些题目还是不会做.尤其是难一点的题目就更不会了.试卷上都是课外的题目,我常常失很多分.我的任课老师说我应该多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举一反三是不是要做很多题目?或是我能力如此,学不下去了?\x0d ——高二小进小进同学:追求提高举一反三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就是追求一种学习的高境界,我很欣赏你的这种学习劲头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就从这一点来讲,你不应该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中遇到一些不会做的题目,不是很正常吗?不过,对于一个矢志求学的学生来讲,自己虽然很努力,但绞尽脑汁还是不会做新题目的滋味,确实很难受.\x0d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也有过和你同样的想法:老师只要讲过一个知识点,我就要而且能够把有关这一知识点的所有题目“搞定”、“摆平”.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单纯了.语文老师教给我了文言虚词“之”的用法规律,我还是不能把考卷上我没有学过的文言文中的“之”都解释正确,就像我知道了骑自行车的原理之后,不一定会骑所有的自行车一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心理学家认为“举一反三”是一种学习的迁移现象,就是用先学习的知识、能力去促进后学习的知识,但是不论是在原理上还是实际操作上“举一反三”都是一种很复杂的学习迁移现象,决定一位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因素很多,例如“探究知识的规律”“勤于练习”“总结经验”……“上课听懂”仅仅是其中之一.你看,你对“举一反三”有一定的误解,这使你背了思想包袱.此其一.\x0d 其二,做到“举一反三”,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是否适合你.\x0d 1.听课时,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重点领悟(不仅仅停留在“理解”上)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有时对学科之间例如“物化和数学”三个学科之间知识点的勾连)的本质规律,积极寻找同类知识的本质联系,这样吃透原理、规律,那么在新的学习情境中,遇到的新题目只是形式不同,命题和解题的原理、方法一样,因此就可以触类旁通,这样在解题时就会对同类型的新题目思考得深入,解决得快而正确.\x0d 2.做适当的练习,追求“举三反一”.指望上课听一下,然后就会做所有同类型的题目,这是不现实的.学习了相关知识,就此知识要做一定量从易到难的练习.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做题时不仅要追求数量,更要追求“含金量”——把握题目中蕴含的原理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举三”“举十”才能“反一”.\x0d 3.向老师、同学请教.“举一反三”卡壳时,要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有失误的地方.例如,听老师讲习题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时,要特别关注老师、同学的解题思路.他们遇到新题目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他们怎么就能准确而且快速地从正确的角度切入呢!自己当时为什么就不能这么想.我的意思是你听课或者和高手切磋时,重点是要学习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偏颇之处.\x0d最后我要说的是,只要你有信心,不怕吃苦,不被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吓倒,遵循学习规律,我相信你肯定能达到更高的学习境界.
看了 做题怎样才能举一反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样写好新材料作文?我以前的作文一直保持在中间水平,上次考新材料作文,我竟然离题了!555~我想请 2020-05-17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浅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 2020-05-21 …
数学转化思想怎么样才算转化成功在数学解题时常用到转化思想但是转化一定是转化成意思一样吗?不一定吧只 2020-06-06 …
辩题——怎样的环境造就人才?正方观点:逆境造就人才反方观点:顺境也能造就人才正方陈述:我认为逆境造就 2020-11-15 …
第一题.1,2,3,4,5加减乘除等于22,前提是+-*/只能用一次等于22才行.1,2,3,4,5 2020-11-16 …
做数学几何题时,怎样才既能把过程写简略点,又能不失分我总是把过程写太详细了,就想证明题一样,导致时间 2020-11-26 …
如何才能解决这样的困境:你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正在发生,而你却无力改变它.如题.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困境 2020-11-30 …
关于语文审题的有一个人问一位智者:怎样才能快乐呢?智者说: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时,就会快乐 2020-12-03 …
初二物理题怎样折才能使纸飞机飞得远一些晚间照镜子时,灯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才能看清楚自己的脸 2021-01-01 …
怎样写好作文,作文怎样才能写好?阅读题怎样才能扣少点分? 2021-01-04 …
相关搜索:做题怎样才能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