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用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任用的人才中,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用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任用的人才中,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杀掉李世民,但玄武门之变后,官至宰相;马周,“孤贫”,本不知名,后官至中书令;秦琼,原中农民起义的将领;阿史杜那尔,原突厥降将;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四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
请回答:
(1)用简单的话概括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唐太宗的这项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2)唐太宗的这些举措对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3)根据材料四,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三中的局面?除唐玄宗的努力外,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材料三局面的出现?
(4)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用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任用的人才中,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杀掉李世民,但玄武门之变后,官至宰相;马周,“孤贫”,本不知名,后官至中书令;秦琼,原中农民起义的将领;阿史杜那尔,原突厥降将;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四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
请回答:
(1)用简单的话概括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唐太宗的这项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2)唐太宗的这些举措对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3)根据材料四,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三中的局面?除唐玄宗的努力外,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材料三局面的出现?
(4)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致安之本,唯在得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可知,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唯才是举.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据材料四“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可知,唐玄宗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材料三中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除唐玄宗的努力外,促进材料三开元盛世出现的因素还有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因而唐代“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重视农业,重视人才.
故答案为:
(1)唯才是举;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等.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据材料四“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可知,唐玄宗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材料三中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除唐玄宗的努力外,促进材料三开元盛世出现的因素还有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因而唐代“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重视农业,重视人才.
故答案为:
(1)唯才是举;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等.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中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 2020-04-08 …
怎么溶塑料丝有什么机器有大量塑料丝(abs料)因为是蓬松的料丝,想把蓬松的料丝溶为一块一块的实心料 2020-04-25 …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 2020-05-13 …
史学理论家刘知几认为,“夫有(史)学而无(史)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簸,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 2020-05-1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指平民)是富。普天之下,抟 2020-05-14 …
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 2020-05-17 …
材料一: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赵岩去资兴市某农村进行了采访考察。赵岩发现该村张某家的日子越过越红 2020-06-10 …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2020-06-11 …
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马说》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 2020-06-16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马说文中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202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