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用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任用的人才中,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用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任用的人才中,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杀掉李世民,但玄武门之变后,官至宰相;马周,“孤贫”,本不知名,后官至中书令;秦琼,原中农民起义的将领;阿史杜那尔,原突厥降将;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四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
请回答:
(1)用简单的话概括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唐太宗的这项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2)唐太宗的这些举措对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3)根据材料四,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三中的局面?除唐玄宗的努力外,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材料三局面的出现?
(4)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用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任用的人才中,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曾劝其杀掉李世民,但玄武门之变后,官至宰相;马周,“孤贫”,本不知名,后官至中书令;秦琼,原中农民起义的将领;阿史杜那尔,原突厥降将;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材料四 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
请回答:
(1)用简单的话概括唐太宗的用人原则。唐太宗的这项措施收到了什么成效?
(2)唐太宗的这些举措对我们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
(3)根据材料四,指出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才出现了材料三中的局面?除唐玄宗的努力外,还有哪些因素促进了材料三局面的出现?
(4)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玄宗、唐太宗、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相同之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致安之本,唯在得人”“唯才是举.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可知,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唯才是举.唐太宗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据材料四“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可知,唐玄宗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材料三中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除唐玄宗的努力外,促进材料三开元盛世出现的因素还有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因而唐代“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重视农业,重视人才.
故答案为:
(1)唯才是举;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等.
(2)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据材料四“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迍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亲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治致平”可知,唐玄宗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出现了材料三中开元盛世的局面.唐玄宗即位后,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除唐玄宗的努力外,促进材料三开元盛世出现的因素还有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他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使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因而唐代“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共同点是重视农业,重视人才.
故答案为:
(1)唯才是举;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提供历史经验.
(3)重用人才(贤能)、整顿吏治,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隋朝奠定的基础,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奠定的基础,科举制的广泛推广,有崇学风气等.
(4)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等.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测不准原理对单个粒子单次试验不成立吗?昨天导师在给我们上课时给我们说测不准原理对单个粒子单次实验不 2020-04-25 …
多少分子才能构成物质就是初中的一种题,比如“大量的汞原子构成了汞”,这个“大量”是什么意思,是多少 2020-05-13 …
多少分子才能构成物质就是初中的一种题,比如“大量的汞原子构成了汞”,这个“大量”是什么意思,是多少 2020-06-21 …
蓝天木器加工厂有56工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能加工10张桌子或15张凳子.为了供应市场,必须1张桌子 2020-07-14 …
形容女子有才华或者美丽的字,一个汉字.是一个汉字,不是词语或者成语.最好带“山”字旁、或者“王”字 2020-07-16 …
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 2020-11-04 …
苏轼的著名诗词书画有哪些苏轼是个全才,诗词书画样样精通,请问那个才子或才女能给我介绍一下 2020-11-15 …
有没有静止的粒子,或者说,粒子能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光子既然在运动的情况下才有质量,那么光子可以处在静 2020-11-16 …
怎样才能快速提高语速呢?练来练去就是提高不了,想哭了.班上有个同学平时说话很快,读句子时更快,比录音 2020-11-26 …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古代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