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侦测期间植物有时有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时则是处于完全黑暗中,测得连续60分钟

题目详情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A所示.侦测期间植物有时有照光(固定的光照强度),有时则是处于完全黑暗中,测得连续60分钟内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B所示(液滴移动距离已换算为ppm).若在20、30分钟测定时间点,装置内的氧气浓度为250ppm,回答以下问题:
作业搜
(1)在最初10分钟时段,瓶内植物进行___作用.在第40分钟时,植物有没有光照,你的判断理由是___.
(2)在实验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记录液滴的移动,获得以下数据: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
-29 -15 0 +18 +35
该组实验数据是在B曲线的___(A.15-35/B.40-60)分钟时间段内获得的.
(3)如果该植物后30分钟的呼吸速率平均值与前20分钟呼吸速率平均值相同,则该植物后30分钟内真正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为___×103ppm/小时.
(4)该植物在某时间段内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者之间存在以下的联系,其中甲~戊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①物质d可用什么试剂鉴定___,
②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___.
(5)植物有氧呼吸过程放能最多的阶段反应场所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在最初10分钟时段,瓶内氧气浓度快速下降,此时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在第40分钟时,小室内的氧气浓度处于上升阶段,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植物存在光照条件.
(2)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从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刻度数据是逐渐增大,说明小室内氧气浓度逐渐升高,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作用,因此应该对应图B中24分钟之后的阶段.
(3)由题图曲线可知,20分钟内呼吸速率为1750-250=1500 ppm/20min;30分钟内净光合速率为2500-250=2250 ppm/30min;所以30分钟内真光合速率为2250+1500×30/20=4500 ppm/30min,即真光合速率为4500×2=9000 ppm/小时.
(4)①物质d是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芬蓝水溶液)鉴定;②图中产生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光反应阶段,暗反应过程不产生ATP,需要消耗ATP.故在过程甲~戊中,能产生ATP的有甲丙丁戊.
(5)植物有氧呼吸过程放能最多的阶段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故答案为:
(1)(有氧)呼吸      有,因为在该时段,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或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或O2的生成大于O2消耗)
(2)B
(3)9
(4)①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芬蓝水溶液)   ②甲丙丁戊
(5)线粒体内膜
看了 某科研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度I1、I2、I3的变化情  2020-04-08 …

如图所示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强度、、的变化情况是()A.变大,、变小  2020-04-08 …

某单色光由水中射入空气时,正确的是()A.频率不变,波长变短,波速变小B.频率不变,波长变长,波速  2020-05-13 …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中,把物体从距凸透镜2倍焦距之外,逐渐向凸透镜靠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A.  2020-06-22 …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  2020-07-10 …

如图所示电路.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  2020-07-15 …

如图所示当可变电阻R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度I1、I2、I3的变化情况  2020-11-03 …

如图所示,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变大,则()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浮力变小  2020-11-04 …

(2014•天桥区二模)五月春暖花开,万物生机勃勃.小敏和家人泛舟大明湖,当他们上船后,小船底部所受  2020-11-25 …

在物理小组活动的时候,小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如何变化?”小刚立即做出了回答:“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