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

题目详情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0.这首词从字数来看,属于             。(1分)

11.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2分)

12.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3分)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0.这首词从字数来看,属于             。(1分)

11.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2分)

12.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3分)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0.这首词从字数来看,属于             。(1分)

          

11.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2分)

             

12.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0、  小令     11、初夏  惜春   (既然“春”已“归”“去”当应处“夏初”之时,且与“蔷薇”花开的物候相合。全词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对“春”的留恋,不愿“春”归去,还想“唤取归来同住”,将意思凝炼当为“惜春”二字最好) 12.(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10、  小令     11、初夏  惜春   (既然“春”已“归”“去”当应处“夏初”之时,且与“蔷薇”花开的物候相合。全词中作者处处表现出对“春”的留恋,不愿“春”归去,还想“唤取归来同住”,将意思凝炼当为“惜春”二字最好) 12.(1)拟人(或比拟); (2)将春天“人格化”,幻想其去处,唤其归来同住,最终难见其踪影,将自然季节描写得生动活泼,寄托了词人对奏的喜爱和对“无法与春住”的无奈,妙趣横生。
看了 清平乐(宋·黄庭坚)春归何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