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科研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几种育种方法,分别获得了矮秆抗锈病新品种.已知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分别用E、e表示),抗锈病对不抗锈病为显性(分别用F、f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

题目详情
科研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几种育种方法,分别获得了矮秆抗锈病新品种.已知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分别用E、e表示),抗锈病对不抗锈病为显性(分别用F、f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作业搜
(1)矮秆不抗锈病通过射线照射获得植株B的原理是___;此方法的优点包括___.
(2)获得植株A所依据的原理是___.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植株A占的比例为___;淘汰F2中其他3种类型,剩余的矮秆抗锈病植株在自交,则在的F1的矮秆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重复该实验,偶尔发现某一F1植株(植株甲)自交,其后代只出现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且比例为3: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植株甲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___;请在图2中标出植株甲体内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E、e及F、f染色体上的位置.___
(3)图中①过程为___,秋水仙素能诱导植株C染色体加倍是因为___.培育植株D的育种方法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矮秆不抗锈病通过射线照射获得植株B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此方法的优点包括提高了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2)获得植株A是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植株AeeFF占的比例为
1
4
×
1
4
=
1
16
;淘汰F2中其他3种类型,剩余的矮秆抗锈病植株eeF_(eeFF:eeFf=1:2)再自交,F3为FF=
1
3
+
2
3
×
1
4
=
1
2
,Ff=
2
3
×
1
2
=
1
3
,则在F3的矮秆抗锈病植株eeF_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3
5
.重复该实验,偶尔发现某一F1植株(植株甲)自交,其后代只出现高秆抗锈病和矮秆不抗锈病,且比例为3: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植株甲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易位 (或染色体结构变异).在图2中标出植株甲体内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E、e及F、f染色体上的位置图形,具体见答案.
(3)图中①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能诱导植株C染色体加倍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培育植株D的育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提高了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2)基因重组        
1
16
        
3
5
          易位 (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图形如下:
(合理即可)作业搜

(3)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        单倍体育种
看了 科研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几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水稻的迟熟与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迟熟受基因E控制,早熟受基因e控制.1,EE*ee,F1的基因型是  2020-05-17 …

已知荠菜的蒴果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形两种。蒴果的形状受两对基因(E-e,F-f)的支配,这两对基因独立  2020-06-28 …

某二倍体植物的开花时间有正常开花、早花和晚花三种表现,由促进和抑制两类基因控制.基因A促进开花,基因  2020-11-06 …

某二倍体植物的开花时间有正常开花、早花和晚花三种表现,由促进和抑制两类基因控制.基因A促进开花,基因  2020-11-08 …

(2008武汉模拟)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的叶片有宽叶、狭叶之分,宽叶(E)对狭叶(e)呈显性,这种性状  2020-11-10 …

生命科学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AGTN3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能提高  2020-11-26 …

转基因物种是在已有的物种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加入业已存在的其他物种的基因。如果没有业已存在的物种、基  2020-12-16 …

如图为有关甲(基因B、b)和乙(基因E、e)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Ⅱ-3的家庭无乙病史.请据图回答  2020-12-20 …

某种野生型细菌,自然条件下产生了:Ⅰ型(含LA基因)、Ⅱ型(含LB基因)、Ⅲ型(含LC基因)三种新类  2020-12-25 …

野生型果蝇中,眼色的红色由常染色体上A基因决定,aa的个体不能产生色素表现为白眼。但另一对独立的基因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