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

题目详情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竞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

  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
  思路引领:首先要对宰相制度的作用及利弊有一个基本认识,然后,再对废除宰相制度的利弊进行探究;探究时既要结合课文有关讲述,也要运用[学思之窗]提供的有效信息。   答案
提示:
同意。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一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
提示:
  解读材料,审明题问。
看了 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吉林屠宰场液氨爆炸,屠宰场为啥会有液氨?RT,屠宰场搞液氨做啥用的?液氨作用我已经知道,只是不是道  2020-05-15 …

家君作宰中的作宰如何理解?作宰,有的解释为做交趾县县令,可是仅凭作宰二字就能体现出来?  2020-05-16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  2020-05-16 …

送友人宰浔阳《送友人宰浔阳》高兴那言去路长,非君不解爱浔阳.有时猿鸟来公署,到处烟霞是道乡.钓艇满  2020-06-23 …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  2020-07-20 …

最后一名宰相胡惟庸案是什么原因?朱重八是惮忌宰相权力过于集中而杀了他?宰相刘罗锅中的宰相是什么官职  2020-07-28 …

很难智商不高的唯物的不进人是被意识主宰还是主宰意识呢?是不是这些本来就都是很虚无的东西所有世界上存在  2020-11-23 …

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唐  2020-12-17 …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出从汉到唐我国宰相制度的演  2020-12-23 …

请问南宋公元1200年的宰相是谁?请问南宋公元1200年的宰相是谁?陈自强是哪年当上的宰相?宁宗朝的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