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元朝时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假如你是他的翻译兼顾问,请你帮他解答如下疑问:(1)马可·波罗就许衡《鲁斋遗书》中“国家仍处溯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的
题目详情
元朝时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假如你是他的翻译兼顾问,请你帮他解答如下疑问: (1)马可·波罗就许衡《鲁斋遗书》中“国家仍处溯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的观点,提出了疑问:忽必烈为什么要仿效汉法改制?(2分) (2)忽必烈即位后发布诏令:“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说明了忽必烈推行什么政策?他还设立了什么机构来专门管理?(4分) (3)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游历,经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人结婚的场景,你能告诉他这种情况导致的最后结果是什么?(2分) (4)“56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描述了中国元朝“一家”高度发达的文明,马可·波罗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你能猜猜元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包含着什么道理吗?(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重农政策 ;司农司 (3)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能促进文明的发展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元朝的史实。忽必烈仿效汉法改制,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说明了忽必烈推行重农政策,他还设立了司农司来专门管理。马可·波罗来到泉州游历,经常看到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等族人结婚的场景,这种情况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包含的道理:民族团结,能促进文明的发展进步。 |
看了 元朝时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Iamastudent.2.Youareanarchitect过去式:过去式:否定句:否定句: 2020-05-13 …
有从句的反意疑问句,疑问部分如何问?例如ithinkhelivesinChina,?这样子的如何问 2020-06-06 …
填动词{}荧光{}工程{}胜利{}苍穹{}疑问{}结论{}挑战{}见识{}教训{}疑问注意:疑问是 2020-06-14 …
阅读理解学贵有疑(1)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所问。要有所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出问 2020-07-06 …
直接疑问引句改间接疑问句的问题请帮解释下疑问直接疑问就是诸如Whoishe?whatdoyouwa 2020-07-10 …
学问与怀疑阅读答案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学问与 2020-07-16 …
有关论文书写规范的一点疑问在论文中,是否能够使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这样的词语表明论证层次, 2020-07-24 …
相对论疑问?相对论.比如说时间问题,说时间也是相对的,在高速状态时间会减慢,甚至会回到过去等等.而且 2020-12-13 …
六国论中的一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的疑问句子“齐人勿附于秦”说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但是本人很有疑问!1.既然 2020-12-2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一边一国”这一分离言论与“两国论”一脉相传,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