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怎样背古文中虚词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如古字“爱”有1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2男女间有情33喜好4爱护爱惜,珍惜5贪6怜悯、怜恤、同情这些意思,这些意思总是背了又忘,

题目详情
怎样背古文中虚词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如古字“爱”有1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2 男女间有情 3
3 喜好 4 爱护 爱惜,珍惜 5 贪 6 怜悯、怜恤、同情这些意思,这些意思总是背了又忘,各位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谢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对于古文中的虚实词用法,靠“背”的方法,是难以记忆的,太多了,怎么记忆的过来?提供给你个方法,把需要记忆的常用的虚实词用法和解释,分三步解决:理解、分类汇总、找出规律.分别说明一下:
  一、理解
  对于具体的某个虚实词,在理解整个句子——需要联系上下文,甚至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前提下,
  比如你提到的实词“爱”字,以周敦颐的《爱莲说》 为例,说明怎样在理解的前提下,去解释“爱”字的不同含义.正文中,有7个爱字,有两种解释:1、对人或物有深厚情感;2、爱好、喜好.
  ★(特别说明:以下解释如与教科书标准答案不同,请以教科书为准,毕竟我们是应试教育,会影响成绩,我只是告诉你思路,)
  1、对人或物有深厚情感的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可爱,令人喜爱,值得投入情感去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爱菊,对菊花情有独钟,对菊花的爱专一、深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爱莲,理解同上.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联系上下文,对菊花爱到专一、深情的程度.翻译:对菊花的爱(达到那样程度的),陶渊明以后很少听说过.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理解同上.
  以上5句,用“喜好、爱好”来解释也可以,但不够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
  2、爱好、喜好.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代的人普遍喜欢牡丹,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当时的女皇武则天喜欢,所以大家都跟着喜欢,这样的喜欢,不是发现了牡丹特有之美,发自内心去喜爱,所以,只能算喜好、爱好而已.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理解同上.宜乎众矣,大家都喜欢我也喜欢,所以只能是凑热闹的爱好.
  二、分类汇总
  举例,虚词“之”,它的用法很多,含义很多.我们把符合某个含义的课文中句子,全找出来,汇总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助于你理解,顺便还帮你复习课文了,一举两得.
  比如“之”字含义中有:“往,到.去”,汇总:
  1、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伐檀》
  .
  又比如,“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汇总:
  1、何陋之有?
  2、宋何罪之有?
  .
  三、找出规律
  只要你汇总到一定数量,就能发现,虚实词,尤其虚词的用法含义,都有某种规律句式.其实这样的总结和规律,好多参考书上都有,但我希望你自己总结出来,因为那样你会很有成就感.同时锻炼了你的理解能力、总结和分析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无意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也有助于你考出好成绩.
  这一步完成后你会发现,你已经不用背了!基本上每句话每个字,
  所以,希望你遵循理解、汇总、规律这样的步骤,把中学课本上的古文整理完,那么,对于虚实词的用法,你基本上达到专家级水平,哈哈.
看了 怎样背古文中虚词实词在现代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之怀古阅读理解1.第一自然段写作顺序是有什么至什么的2.那样娇.混沌无涯,写的是什么3.鸟儿可以  2020-04-11 …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设计1确定什么样的浓度梯度(参照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  2020-05-12 …

古人如何确定亩的大小古人怎样定义亩?一亩在古人的数学里面怎样计算出来?比如多少丈多少丈可以得出一亩  2020-05-14 …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1.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2020-06-12 …

某na2so3.试剂已部分被氧化,为确定它的纯度,要进行如下实验,1.称取样品w1g.2.将样品溶  2020-07-22 …

古希腊民主制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同样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说明政治制度需要  2020-11-14 …

尤金的《古井》,写出古井才美和不外露的句子!还有文章以什么为线索?1、古井2、古井的水3、像古井一样  2020-11-16 …

1.某考古工作队想测出一古塔高度.他们将一长为1米的木棒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长为0.8米.此时,古  2020-12-02 …

求一些古文实词请问春天和秋天“朝拜”的对应的古文实词分别是什么!还有古代封官职对应的实词有那些?  2020-12-10 …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请补充完善:(1)土壤取样:到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