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引用论语原文谈谈对修身的理解
题目详情
引用论语原文谈谈对修身的理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像史鱼一样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是自己的朋友,如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下一个警告,乃至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自己还认他是朋友,他可以怨恨我,等到他失败了,会想到自己的话是对的,那就对得起人.所以在可以讲话的情形下,而不和他讲话,是对不起人,不应该的.有时候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
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事情很多,这就说明了“说难”.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点很重要,也很难.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了乱的时候,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轻而易举.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人家要以宽厚存心,要求自己要以严格检点.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与《乡党篇》孔子自己生活的态度、作人的标准是相通的.“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作好学.可见《学而》一篇,并不是说读书就是学问,前后好几处,都是这样证明的.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很难.孔子说:一个人可以和他讲直话,但自己怕得罪人,不像史鱼一样肯对他讲直话,这就对不起人,是不对的.是自己的朋友,如看到他发生错误,宁可下一个警告,乃至他现在因此对自己不谅解都可以,自己还认他是朋友,他可以怨恨我,等到他失败了,会想到自己的话是对的,那就对得起人.所以在可以讲话的情形下,而不和他讲话,是对不起人,不应该的.有时候有些人,无法和他讲直话,如果对他讲直话,不但浪费,而且得罪人.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说的时候直说.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个道理使我们想到历史上范睢见
秦昭王的故事.
秦昭王向他请教一次,两次,他都不说话,使推荐他的人很难堪.范睢说我提出来的计划,贡献出来,可以使秦国马上富强,国际间称霸,可是秦昭王心不在焉,没有专心一意来听我的计划,所以不能讲.推荐的人后来再向秦王报告.因此第三次见面,秦昭王推掉了一切公事,摒退了左右的人,单独和范睢见面,很客气的求教.范睢一篇话就把秦昭王说动了,立即发表他当首相.在战国的时候,这一类的事情很多,这就说明了“说难”.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这点很重要,也很难.躬就是反躬自问,自厚并不是对自己厚道,而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别人错了的,责备人家时,不要像对自己那么严肃.这样处世作人,对长官也好,对同事也好,对部下也好,怨恨就少了.相反的,一个社会风气,到了乱的时候,往往是对别人要求重,对自己要求轻;要求别人特别严格,原谅自己轻而易举.所以孔孟之道,都是教我们反身而诚,责备人家要以宽厚存心,要求自己要以严格检点.
看了 引用论语原文谈谈对修身的理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语文理解的题你怎样理解“友谊和爱的付出应该得到的回报是爱和感谢,而不是奉承,奉承是一种亵渎”? 2020-05-02 …
英语翻译希望是汉字或者拼音译成放歌 个人的大爱 方力申 《零借口》再等几多晚能共你整夜畅谈谈身边的 2020-05-15 …
“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谈理解对“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2020-05-17 …
该银行信贷人员要完成对客户自身项目的了解,必须完成的步骤有( )。A.贷款面谈B.信用调查 C.现 2020-05-19 …
书面表达。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助人为乐的同学,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请 2020-06-13 …
一道关于鸟类的题目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除了鸟类之外,还有哪些 2020-07-05 …
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就立志以天下为己任。早年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他与同学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 2020-11-02 …
同学们,我们身边有很多助人为乐的同学,他们的事例值得我们学习.请根据下面表格信息给学校英文报写一篇短 2020-11-04 …
英语作文:谈谈相互交流的益处交流可化解问题,交流可促进了解,用你的切身体会谈谈相互交流的益处.NJ新 2020-11-20 …
关于一道名言理解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俄国历史学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时间方面是这样说的:“时间是 2021-02-01 …
相关搜索:引用论语原文谈谈对修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