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论语》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翻译!快!快!

题目详情
《论语》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是什么意思?
翻译!快!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学而.第一
【原文】 1·11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释】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 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合理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评析】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孝”的问题,把“孝”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看了 《论语》子曰:“三年无改于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孝敬父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父母对子女的精心养育就是为了得到子女的孝敬②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  2020-05-17 …

5.欣赏下面漫画《和谐生活》。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孝敬父母就要尊敬、侍奉、赡养父母②孝  2020-05-17 …

欣赏漫画《和谐生活》。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孝敬父母就要尊敬、侍奉、赡养父母②孝敬父母是  2020-05-17 …

欣赏右边漫画《和谐生活》。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孝敬父母就应该要尊敬、赡养父母②孝敬父母是我  2020-05-17 …

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本分,以下认识正确的有()①有钱才能孝敬父母②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  2020-05-17 …

英语翻译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  2020-06-16 …

英语翻译求《论语》论孝道的翻译,就是第一则是“孟懿子问孝……”最后一句是“子夏问孝……”的  2020-07-11 …

英语翻译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  2020-11-08 …

“百善孝为先”,从道德角度来看,孝敬父母是因为()①孝敬父母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应以实际行动  2020-12-22 …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和成语孝敬父母的名言和成语!至少10条,要常用的!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