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文帝称善。 从行。上登虎圈①,问上林尉禽兽簿,十余问, 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文帝曰:“吏不当如此邪!尉无赖!”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前曰:“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争口辩②,亡其实。”文帝曰:“善。”乃止。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③,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薄太后闻之,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从行至霸陵④。上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左右皆曰:“善。”释之前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 使其中亡可欲,虽亡石椁,又何有戚焉? ”文帝称善。拜释之为廷尉。 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闻跸⑤,匿桥下。久,以为行过。”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固不败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民安所错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其后,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亡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疾欲免去,惧大诛;欲见谢⑥,则未知何如。卒见谢,景帝不过也。释之事景帝岁余,年老病卒。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张季之所称诵,可著廊庙。《书》曰:“不偏不党,王道荡荡;不党不偏,王道便便。”张季近之矣。 注:①虎圈:养虎的牢槛。②口辩:能言善辩。③司马门:汉代宫廷的外门。当时的宫卫条令规定:出入司马门必须下车,违者“罚金四两”。④霸陵:汉文帝为自己修造的陵墓。⑤闻跸:听到警跸的传呼。天子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⑥见谢:见帝而谢罪。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 徙:迁徙,贬职 B.因前言便宜事 便宜:廉价 C.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当:判决 D.卒见谢,景帝不过 不过:不原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B. 是法不信于民也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释之“依法办事”的一组是( ) ①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者。 ②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 ③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毋入殿门。 ④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⑤释之奏曰:“此人犯跸,当罚金。” ⑥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释之秉公执法,坚持原则,他认为,即使是皇上、太子也不能不守法。 B.张释之正直,不阿谀奉承。在霸陵,左右都迎合文帝的意思,而张释之敢于说直话。 C.在处理“惊舆马”和“盗玉环”两件事时,开始文帝认为张释之处罚过轻。经张释之的坚持,文帝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 D.景帝还是太子时,张释之弹劾过他“不下公门,不敬”,后来景帝当了皇帝,张释之因恐惧而生了疾病,过了一年多就病死了。 5.联系全文,下列对“太史公”评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认为张释之守法不阿,他的言论有长者的风范。 B.司马迁认为张释之的言论,实在值得在朝廷上传颂。 C.司马迁用《论语》中的话表明他和张释之是好朋友。 D.司马迁认为用《尚书》中的一段话来评价张释之,十分贴切。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2)使其中亡可欲,虽亡石椁,又何戚焉?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A.徙:提拔;B.便宜:便利适宜;D.不过:没有责怪。) 2.A(凭着,介词;B.“被”,介词/“在”,介词;C.“竟然”,副词/“是”,表判断;D.“将”,副词/“且说”,连词。) 3.D(①并无法律依据;②张释之的担心;④文帝的行为。) 4.D(不是因恐惧而生的病。) 5.C 6.(1)上林尉东张西望,都不能回答。 (2)如果其中没有别人想得到的东西,即使没有石椁,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很有才能,就奏请提拔张释之做了谒者仆射的官。张释之朝见后,上前进献一些方便适宜的计策。文帝说:“不要高谈阔论,只要现在行得通就可以了。”于是张释之就谈秦朝和汉朝的事情,分析了秦朝失去天下以及汉朝能夺取天下的原因。文帝称好。 一次,随从文帝出行。文帝登上养虎的围栏,向上林尉询问各种禽兽的情况,一共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左顾右看,都回答不出来,养虎的工人在旁边代上林尉回答得很详细。文帝说:“官吏难道不应该如此吗!上林尉是个没有才能的人!”下诏让张释之授予养虎的工人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vs2008中文版为什么写中文注释时,文字下面会有红色错误提示波浪线!如何去掉? 2020-05-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游石钟山记季羡林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 2020-05-16 …
数据字典是数据流程图上所有成分的定义和解释的文字集合,其主要内容有A.数据流、数据存储、数据显 2020-05-2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 2020-06-10 …
文言文季文字以德为荣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1)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 2020-06-12 …
用一个实验对环形山及其特点的形成作出合理的解释(文字说明) 2020-06-24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中郎将袁盎知其贤,乃请徙释之谒者仆射。释之 2020-06-2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6题。释之公平执法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 2020-07-1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 2020-07-2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 2020-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