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景公追晏子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①,捆蒲草,织萉屦②,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景公追晏子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①,捆蒲草,织萉屦②,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之仆谓晏子曰:“此齐国之贤者也。今乞所以养母,是说夫子之义也,必与之。”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晏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③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④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⑤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①罘( f* )罔:捕兽的网。②萉屦( f5ij) ):麻鞋。③笥( s@ ):一种容器。④复者:负责通报的人。⑤驲( r@ ):一种车。

(1)

下列各句加粗的字意义理解 不正确的 一项是:

[  ]

A.

踵门见晏子曰:     踵,登

B.

夫子 之矣:      勉,勉强

C.

晏子之义:     说,仰慕,欣赏

D.

造于君庭,求复者曰:  造,来到,前往

(2)

下列句子,表示被动意义的一项是

[  ]

A.

过北郭骚之门而辞。

B.

造于君庭。

C.

齐必侵矣。

D.

请而反之。

(3)

下列各组句子,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 一组是

[  ]

A.

亡,岂不宜哉。  闻北郭子 以死白己也。

B.

国之必侵。    晏子 疑于景公。

C.

吾将 身死白之。   但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

因谓其友曰。      人之力而敝之。

(4)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舍生取义”的一组是

①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②见疑于齐君,将出奔。

③养其亲者,身伉其难。

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

⑤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

⑥请以头托白晏子也。

[  ]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5)

对“养及亲者,身伉其难。”的意思理解 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奉养过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担他的危难。

B.

奉养他的亲戚的人,这个人一定能承担灾难。

C.

能奉养自己父母的人,他自身要能担当危难。

D.

奉养自己亲人的人,应奋不顾身地承受灾难。

(6)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反映了晏子关心人才,礼贤敬士的精神。

B.

北郭骚“辞金受粟”,表现了他孝顺母亲但绝不贪心的品格。

C.

北郭骚因晏子是国之栋梁,且帮助过自己,决心以死为晏子辩白。

D.

晏子两次感叹“不知士”,都反映了对不了解北郭骚之义的愧疚。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B;2.C;3.A;4.D;5.A;6.D;
解析:
(3) B见到/被C用/因为D于是/依靠 (6)   前次为自怨自艾,后一次才是内疚   译文:齐国有个叫北郭骚的,靠结兽网、编蒲苇、织麻鞋来奉养他的母亲,但仍不足以维持生活,于是他到晏子门上求见晏子说:“我私下里非常悦服您的道义。希望能得到粮食以奉养母亲。”晏子派人把仓中的粮食、府库中的金钱拿出来分给他,他谢绝了金钱而收下了粮食。   过了不久,晏子被齐君猜忌,逃往国外,经过北郭骚的门前向他告别。北郭骚洗发洗身,恭敬地迎出来,见到晏子说:“您将要到哪儿去?”晏子说:“我受到齐君的猜忌,将要逃往国外。”北郭骚说:“您好自为之吧。”晏子上了车,长叹一声说:“我逃亡国外难道不正应该吗?我也太不了解士了。”于是晏子走了。   北郭骚召来他的朋友,告诉他说:“我悦服晏子的道义,曾向他求得粮食奉养母亲。我听说:‘奉养过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担他的危难。’如今晏子受到猜忌,我将用自己的死为他洗清冤诬。”北郭子穿戴好衣冠,让他的朋友拿着宝剑棒着竹匣跟随在后。走到国君朝廷门前,找到负责通禀的官吏说:“晏子是名闻天下的贤人,他若出亡,齐国必定遭受侵犯。与其看到国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我愿把头托付给您来为晏子洗清冤诬。”于是对他的朋友说:“把我的头盛在竹匣中,捧去托付给那个官吏。”说罢,退下几步自刎而死。他的朋友于是棒着盛了头的竹匣托付给了那个官吏,然后对旁观的人说:“北郭子为国难而死,我将为北郭子而死。”说罢,又退下几步自刎而死。   齐君听说这件事,大为震惊,乘着驿车亲自去追赶晏子,在离国都不到百里的地方赶上了晏子,请求晏子回去。晏子不得已而返,听说北郭骚用死来替自己洗清冤诬,他感慨地说:“我逃亡国外难道不正应该吗?北郭骚之死说明我越发地不了解士了。”
看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景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李晏,字致美,泽州高平人。性警敏,倜傥尚气。皇统六年,登经义进士第。会海陵  2020-06-10 …

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骚》以气势恢弘、  2020-06-11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屈原的《离骚》,后来泛  2020-06-11 …

《晏子春秋》晏子乞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译文《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二十七  2020-06-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李晏,字致美,泽州高平人。性警敏,倜傥尚气。皇统六年,登经义进士第。会海陵  2020-06-26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的屈原,表明自己并不在意他人的不解  2020-07-06 …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  2020-07-13 …

填空。(6分)(1)花草树木在古诗文中常用作营造意境,表情达意。如屈原在《离骚》中以“朝搴阰之木兰  2020-07-28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是指以《诗经》中的“国风”民  2020-11-08 …

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  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