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小题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
题目详情
采 桑 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因时光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每点1分,四点就可) 小题2: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三种手法答出两点即可。手法1分,具体分析2分,各3分) |
小题1: 点评: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
看了 采桑子晏殊时光只解催人老,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中国最常见的亭子是()(50.00分)A.一柱亭B.两柱亭C.三角亭D.四方亭判断题(50分)1 2020-03-31 …
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①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 2020-06-14 …
移家①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②相识,欲别频啼③四五声.表移家①别湖上亭 2020-06-14 …
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 2020-06-14 …
李密<陈情表>中"欲苟顺私情"还是"苟殉私情",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亦由今之视昔"还是"亦犹今之 2020-06-18 …
阅读唐代诗人戎昱的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甲)霁雪①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檐前数片无人扫 2020-07-02 …
英语翻译沪杭车中——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 2020-07-12 …
英语翻译“那一座座架塔、一根根电线被无情的催垮,那一座座房屋被风雪压塌,只是催不垮的是人民的意志. 2020-07-15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汤显祖是清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临川派”的创始人。B.《牡丹亭》是 2021-01-17 …
芭蕾舞剧《牡丹亭》于2011年8月13日晚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进行了欧洲首演。芭蕾版《牡丹亭》是用西方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