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采地黄者[注]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地黄者[注]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或八年(公元813年)间,此时诗人在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内)渭村。
(1)诗歌的开头运用了怎样的句式?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什么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诗歌的开头是两个倒装句。之所以用倒装句式,目的在于强调突出“麦死”、“禾损”等灾难的严重性。 (2)讽喻诗。广泛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大问题,着重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3)细节描写。诗歌的结尾通过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描写,造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更激发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也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
《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表现田园之乐的诗句是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还是“种豆南山下,草盛 2020-05-16 …
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 2020-05-17 …
读下面的诗,完成(1)(2)两个小题。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 2020-05-17 …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2020-05-17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带月荷 2020-05-17 …
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020-05-17 …
归园田居陶渊明(4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采地黄者[注]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2020-06-10 …
5古诗阅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 2020-06-24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溯(逆流而上)妻子(妻子,儿女)B.嶙峋(高低不平的样子)荷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