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求: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赏析.越详细越好,好的有追加100分,说到做到.最好从写法、修辞等各个方面分析.以下为诗词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

题目详情
求: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赏析.
越详细越好,好的有追加100分,说到做到.
最好从写法、修辞等各个方面分析.
以下为诗词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黄庭坚(一○四五——一一○五),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人.苏轼很赏识他的诗文.他的诗与苏轼的诗同样受到人们的称赞,因此有“苏黄”之称.他与秦观,张耒[lěi]、晁补之又一同拜学在苏轼门下,成为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他主张拾取古人的陈言入诗,号称“点铁成金”.他做过秘书省的校书郎(校对书籍的官吏),后被贬官,流放西南荒僻地区,死在贬所.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清,与其他词人写伤春的词相比,它的构思比较别致,描绘得生动、形象、含蓄,具有诗意,令人爱读.
词的上片写春天归去.开头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是说春天不知归去何处,我寂寞得没有地方可以游玩.“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假使有人告诉他春天的去处,他就把她叫回来同居共处.人怎么会同春天“同住”呢?这是文艺作品中常用的拟人化(即把事物比作人来写)的手法.作者运用这样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烈的留恋感情.下片写他寻觅不到春天的失望心情.在他看来,春天一去,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他天真地想到,黄鹂(黄莺)在春夏之间活动,应该知道春天的去处,因此,应去“问取黄鹂”.黄鹂成天飞来飞去的歌唱.它那婉转的歌声,虽然很动听,可是并无人能够理解.问的结果,还是一无所得.只有眼看黄鹂顺着风势,飞向蔷薇花丛那边去.他仍然找不到春天.“问取”,作问解.“百啭”,鸟儿婉转的鸣叫声.“因风”,顺着风势.
从这首词本身来分析,并不能看出它的写作背景.冬去春来,春归夏到,这本是自然常规.作者为什么却对“春归”表现出这种非同一般的惜春、恋春、伤春的深厚感情呢?原来春天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追求春天即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蓬勃的生机.联系作者的身世看,作者晚年,曾两次被贬官,流放到我国西南荒僻地区,度过十年类似管制的生活;最后,他死在宜州(今广西省宜山县)贬所.显然这首词是有所寄托的.可能是作者借伤春之请,抒发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怀抱无法施展的苦闷心情.
看了 求:清平乐(春归何处)的赏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详细归纳出古文中表示"我"这个意思的词或字(比如:吾,予,余),越详细越好,不过要准确无误的!  2020-05-15 …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的自然地理人文特征是什么?TAT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  2020-05-17 …

文言文常用虚词“安”字归纳高中常见18个虚词中并没有“安”字的归纳.求“安”的详尽归纳,加例句.感  2020-06-11 …

填一填。捧浇灌添追求寂寞干渴(1)我常常忍受着(),有时也要耐着()。(2)只要能给远方干涩的嘴唇  2020-07-03 …

英语中的在什么上写东西用哪介词?比如说我写一封信在纸上这个在是用ON啊还是别的介词请详细归类IN与  2020-07-15 …

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中国近代化分别做出了哪几方面的贡献?不用太过详细,归纳为几点即可.要求观点切  2020-11-23 …

名篇名句默写(6分)(1),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2),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3)渔  2020-12-14 …

下面的古诗文默写,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①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②万里悲  2020-12-17 …

2009年4月17日,审计署发布今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截至2008年10月底,各被审计单位已追回或  2020-12-19 …

2009年4月17日,审计署发布今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截至2008年10月底,各被审计单位已追回或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