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历史上的这个“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
题目详情
历史上的这个“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只渐,故商贾之事,而不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此句选自《齐民要术��序》:“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意思是 舍弃根本的(农业)去追求不重要的(商业),贤能的人不能这么做,现在富了到年尾又贫穷了,饥饿和寒冷只能暂时得到解决,所以商业这样的事,是不能采取的. 根据《齐民要术》这本书和这句话,这代表了古代重视农业而抑制商业的思想.
意思是 舍弃根本的(农业)去追求不重要的(商业),贤能的人不能这么做,现在富了到年尾又贫穷了,饥饿和寒冷只能暂时得到解决,所以商业这样的事,是不能采取的. 根据《齐民要术》这本书和这句话,这代表了古代重视农业而抑制商业的思想.
看了 历史上的这个“舍本逐末,贤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1李斯《谏逐客书》能够说服秦王收回逐客成命的根本原因是()论证切中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要害.历 2020-07-28 …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请根据表中信息,写出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时间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前8-前3世纪针 2020-08-03 …
本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所学成语的熟练程度。提供与成语有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每个成语提供 2020-11-06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 2020-11-15 …
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A.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B.得到人民的拥护 2020-11-2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名具有社会公共历史文化产品属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一旦更改,历史事件、 2020-12-02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 2020-12-17 …
世界近代史是一部全球化的历史,在全球化进程中,许多国家都经历了转型过程。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 2020-12-1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前,“文革”时期的当事人逐渐离世,史料不断散失,“文革”史的研 2020-12-22 …
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的见证和诉说着历史,读图并回答问题:(1)图1所反映历史事件与中国有何关系?(2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