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4题。月,阙也张晚风“月,阙也。”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月,阙也
张晚风
“月,阙也。”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阙?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鳖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炉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背生活着。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一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候,花仍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还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美?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请根据文章立意,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的寓意。
①月,阙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背生活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根据文章立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散文赋予“阙月”以象征意义,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而辩证的思考,表达了作者不爱圆月爱缺月的看法。
B.作者认为月亮从未真正圆过,现实中也没有真正完美的东西。这既表现了作者直面人生的态度,也流露了一定的虚无思想。
C.文中多处使用疑问句式,这不但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思考,而且也起到贯通全文思路、强化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D.“女娲补天”等三个神话的选用,不但使文章弥漫着浪漫而神秘的色彩,也表现了中华民族挺直脊背生活的人生态度。
E.文章通过月的圆缺、花的有无和镍币、葱油饼的不够圆等事例,说明一个美学思考。寓深刻于通俗,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
解析:
(1)①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有缺陷的。②让我们热爱世界,热爱人生吧,尽管她有缺陷,尽管她有不足。 (2)因为他们不但相信天地是残缺的(可以接受的),而且相信残缺的天地也是美丽的。 (3)因为任何的事物中,都包含着美好的东西,只要善于发现,任何时候都能够欣赏到美。 (4)CE(A项作者并非“不爱圆月”;B项文中没有“虚无思想”;D项文章没有弥漫“神秘的色彩”)
在班里算是成绩不错的学生吧我每天写作业到8点左右可是许多成绩中等的学生晚上普遍11或12点睡觉我也 2020-06-03 …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辖内的湘乡市一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学生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 2020-06-10 …
《滨海晚报》将组织中学文学社社员进行“母亲河溯源”活动,沿着家乡的青龙河上溯考察采访,了解家乡的自 2020-07-01 …
谀耳一词何解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 2020-11-03 …
1.恰逢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会”.请你以晚会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2020-11-08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文学典籍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 2020-11-10 …
用英文翻译很抱歉早上没接到你电话,上午我正在考试。而且下午我还要去上学,晚上也要上晚自习。开学了,所 2020-11-24 …
高一英语中译英(一段文字)一大早8:35乘坐飞机来到台北用了将近4个半小时的我们从台北桃园飞机场来到 2020-11-28 …
在中文语法里,状语内部成分复杂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怎么排列?例如,我晚上在教室里努力地学习晚上, 2020-11-2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特定的环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桂林文化:以甑皮岩为代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