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资治通鉴中对孙权、吕蒙、鲁肃的评价是原著中的评价,不是後人的评价.

题目详情
资治通鉴中对孙权、吕蒙、鲁肃的评价
是原著中的评价,不是後人的评价.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王,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读书大有益.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
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土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看了 资治通鉴中对孙权、吕蒙、鲁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一政治中价值尺度和价格的区别以及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区别请说通俗点最好能举个例子  2020-05-16 …

为治理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市场上( )。A.出售有价证券 B.购入有价证券 C.加大货币投放  2020-05-19 …

黄金价格的短期影响因素有( )。 A.通货膨胀 B.汇率 C.石油价格 D.国际政治局势 E.  2020-05-30 …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  2020-06-10 …

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2020-11-15 …

多选题:关于政治经济学的,谢谢拜托了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A.进入流通的商品  2020-12-05 …

请解释高一必修一政治书上的一个规律.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中,第七页,书上说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  2020-12-05 …

在化合物里,氢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价,氧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价.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价,非金属在跟金  2020-12-05 …

一道政治题,关于通货膨胀的,详细描述如下题目是这样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现象,但  2020-12-05 …

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就能治理通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