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资治通鉴》中“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怎么翻译?
题目详情
《资治通鉴》中“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怎么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语译】 人们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为君王的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
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贞观元年》:“(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愎谏:固执己见,拒纳人言.愎(音:必),固执.自贤:白以为贤.
【说明】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追封温国公,谥文正.治平三年(1066)撰成《通志》八卷上进,英宗览而称善,命设局续修;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亲为制序.元丰七年成书.著作另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b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系统且完备的资料.
所节之句的原意是,阿谀逢迎之臣,一味奉承君主,因而君主听不到忠直之言.所以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忠臣的进谏.从而进一步指出,奉承的话多了,就有“失国”的危险.后常用来泛指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减少差错就应广开言路,善于听从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贞观元年》:“(唐太宗)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愎谏:固执己见,拒纳人言.愎(音:必),固执.自贤:白以为贤.
【说明】 司马光(1019-1086),北宋大臣,史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追封温国公,谥文正.治平三年(1066)撰成《通志》八卷上进,英宗览而称善,命设局续修;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亲为制序.元丰七年成书.著作另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b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较系统且完备的资料.
所节之句的原意是,阿谀逢迎之臣,一味奉承君主,因而君主听不到忠直之言.所以君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忠臣的进谏.从而进一步指出,奉承的话多了,就有“失国”的危险.后常用来泛指各级领导要做好工作,减少差错就应广开言路,善于听从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看了 《资治通鉴》中“人欲自见其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动物的卵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其中来自母方的染色体的条数是A.2B.4大神们帮帮忙某动物的卵细胞中 2020-06-07 …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其中“站、踏、扶 2020-06-24 …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 2020-06-27 …
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 2020-06-27 …
黄州快哉亭记的一些句式特点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3.使其 2020-06-29 …
(1/2)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人数和总票款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吗?指出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描述一下它 2020-07-25 …
52张的扑克牌,任抽取3张,其中来自同一花色的取法为?,来自不同花色的取法为?来自不同花色不同号码的 2020-11-07 …
什么是自然排列高数中谈一个排列的逆序数时谈到的:假设1…i…j…n为自然排列.其中的自然排列是什么意 2020-11-20 …
“自尊、自强、自立”,这是我们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铭。其中的自立就是()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B.自己挣钱 2020-11-24 …
已知a属于R,函数f(x)=x分之a+lnx-1,g(x=(lnx-1)e的x次方+x(其中为自然对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