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

题目详情
读《资治通鉴》有感 作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乃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最大者。它记录自周到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成书二百九十四卷,另《考异》三十卷,《且录》三十卷,总三百五十卷,三百余万字。其引用各种史料三百种,从历史中得到“兴邦之远略,善俗之良规,匡君之格言,立朝之大节;叩函发帙,靡不具焉。”该书传承九百年,与《史记》并为华夏文化遗产双璧,名蜚海内外。
该书作者乃北宋司马光。原书名《通志》。因神宗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司马光未如太史公遭李陵之遇,幽于缧绁,亦以泥守旧制而离朝廷,投闲置散,由居庙堂之高,转处江湖之远,仕途困厄,政治失意,方专注以治史,得以蔚然成就《通鉴》。该书中我最喜爱故事是“韩信以少胜龙且”。
公元前203年,韩信东征讨齐地;齐王向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前救齐。但龙且轻视韩信,自恃兵强,没有听从谋士的“深壁以待,无战而降”的策略。十一月,双方对峙潍水。韩信夜间令部堵塞河水上游。再率兵渡河击龙且,佯败而跑。龙且大喜,追韩信。韩信的兵马渡河回来;龙且也跟着渡河,上岸后,跟随龙且的部队只有三两千人马。韩信下令决堤,一泻而下的河水隔绝了龙且的大军,龙且的大军不能渡河,龙且的三千人被韩信的三万人包围,最终被全部歼灭,龙且阵亡……这时,河那边的龙且大军溃散逃走……
这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个故事中,韩信足智多谋,龙且的志大才疏得到深刻的反映。他告诉人们统兵之道在于计谋,而不是军队多少。也告诫统治者不要骄傲自满。
当然,这只是《资治通鉴》的一个故事而已。
《通鉴》记人则神采飞扬,呼之欲出;叙事则词章纵横,河慢伏流;抒发情怀则大言小言,清风沐浴,长声慷慨,短音辛婉;渲染战争恢廓场面,奋其意气,推波助澜,一泻汪洋;其文辞简约洗练;华采呈少于齐梁,宏壮可追两汉。读诵诸篇,如鼓瑟奏曲,势若江河,或若清风凉日,月明星稀,每使人畅快淋漓,欲扬抵几,呼天喝地。可请鹰扬文苑。
毛泽东曾言,历史不可割断。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当总结之,以承继此份珍贵遗产,其对于指导今世,帮助匪浅。《通鉴》即在此珍贵遗产之列。
北师大燕化附中高三七班高宇豪
看了 读《资治通鉴》有感作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题目来源是“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而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有他自己的写作  2020-06-10 …

下列有关《资治通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B.《资治通鉴  2020-06-10 …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  2020-06-10 …

《资治通鉴》是在什么时候?是谁写的?《资治通鉴》是在公元1084年司马光写的.后来神宗以其“鉴于往  2020-06-10 …

资治通鉴汉讲到武帝以前是否采用的是史记的内容?我最近看了一下资治通鉴鸿门宴那一段文字,发现和史记项  2020-06-10 …

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资治通鉴》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关  2020-06-10 …

关于资治通鉴的问题1、《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长编》这三者有何区别呢?2、《资治  2020-06-10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本  2020-07-21 …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  2020-07-25 …

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B.《资治通  2020-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