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心,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合这句话谈谈大学生为何要廉洁教育

题目详情
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心,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结合这句话谈谈大学生为何要廉洁教育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句大意: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淡寡欲就不能显现出自己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必须学习才能增长.
  廉洁,即公正不贪,清白无污.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廉洁文化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主体的大众性,主要表现为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以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社会公众的精神世界;二是指向的权力性,主要表现为掌握社会公共权力的管理者廉洁自律,恪守宗旨,执政为民;三是实施的职业性,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四是组织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机关、团体等社会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诚实守信,廉洁高效.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廉洁文化,就是要倡导立足我国国情的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社会文化,以不断规范和约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增强人们拒腐蚀的能力;就是要以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以营造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的社会氛围为指向,以树立牢固的廉洁理念、构筑反腐倡廉的社会公众思想体系为根本任务,使廉洁意识内化为社会公众的思想准则和道德准绳,外化为社会公众倡导廉洁的自觉实践,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廉洁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中诸葛亮提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看了 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心,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上安州裴长史①书(李白)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敢剖  2020-07-02 …

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  2020-07-04 …

对于“格物致知”一说,王阳明解释为:“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  2020-11-05 …

明代王守仁是心学集大成者。“致良知”是其心学主旨,认为良知人人具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即人心  2020-11-05 …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致.说出所含的哲理  2020-11-11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拜托各位了3Q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  2020-11-15 …

谁会这道题: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  2020-12-05 …

针对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在研究学问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A.工商皆本B.格物致知C.经  2021-01-13 …

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2021-01-13 …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致,非宁静无致远.”请把这句话改为四字成语的对联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