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此外,

题目详情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此外,刘邦为“矫秦县之失策”,还“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可在其封地上“自置吏”、“得赋敛”。                    ——据樊树志《国史概要》等整理

(1)据材料一,论证“汉承秦制”这一历史命题。结合所学,指出刘邦“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6分)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夫外郡者,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摘编自《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2)据材料二,元代设置了什么机构对地方实施行政管理?简述其历史意义。试用一句话概括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趋势。(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分)

(1)汉承秦制:汉代继承了秦代开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4分)后果:受封王侯在其领地里拥有任命官吏和征收赋税的特权,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2分)

(2)变化:行中书省(或行省)。(1分)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及于后世。(4分)

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