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 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 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 《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 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 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 ,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 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 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 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 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指瑕》以 其失擿:挑出错误

B.

《平台秘略》次:编次

C.

勃往 ,渡海溺水省:探视,问候

D.

文属,通“嘱”,叮嘱,交付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①祥道表 朝,对策高第

②良曰:“长 臣”。

B.

①慨然思诸葛亮

②秦无亡矢遗镞

C.

①倚才陵藉, 僚吏共嫉

②请以秦之咸阳 赵王寿

D.

①皆 文章齐名

②王好战,请 战喻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王勃文才卓著的句子是

①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③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④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⑥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  ]

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

王勃命运坎坷。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

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唯有王勃,慨然应允,自然引起了都督的不满。

D.

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扬炯、卢照邻、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5)

将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池,辄杀之。

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1.D;2.B;3.A;4.D;

解析:

(1)

(缀缉,写作)

(2)

(A项均为介词,前表动作对象,可译为“向”;后表比较,可译为“比”。B项均为助词,可译为“的”。C项均为介词,前表被动,后可译为“替,给”。D项均为介词,前可译为“凭借”,后可译为“拿、用”。)

(3)

(④⑥分别是都督、崔融与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伦;③是沛王的举动,间接表现王勃的文才)

(5)

  (“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否公认不能从崔融与张说等人评语中看出,其次,杨、卢等人的文采远不及王的说法也不合原意)

  附文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时就擅长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作注的《汉书》,读后便写了《指瑕》一文来指摘其中的错误。麟德初年,刘祥道巡察关内,王勃上书自荐,刘祥道(极为欣赏)便向朝廷上表,(王勃)在对策中成绩优异。未及成年,便被授予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沛王听说了他的名声,便征召他担任自己的暑府修撰,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书完成后,沛王非常爱惜器重他。当时,诸王都喜爱斗鸡,王勃便开玩笑,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高宗看到后大怒:“这是想要挑拨诸王们的关系。”把他斥退出府。王勃被废黜后,客居剑南一带,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叹息不已,怀想诸葛亮的功业,赋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听说虢州多药草;就请求补任虢州参军。因恃才傲物,被同僚们嫉恨。 官奴曹达犯罪,躲在王勃的住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掉了曹达 。事情后来被发觉,按律当诛,恰逢遇赦仅免除了官职。勃父福畤:担任雍州司功参军,也因王勃的原因,被贬交趾县令。王勃前往探视,渡海溺水,惊悸过度,回来后不久死去,终年二十九岁。

  当初(省亲时),王勃取道经过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提前就让其女婿写好了序文准备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人敢当,到了王勃面前,他爽快似应允而没有推辞。都督很生气,起身换衣服去休息,派下属等候他的文章写好(一句)就向自己报告。报告几次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让人感到惊奇,于是惊讶他说:“真是一位天才啊!”便请他完整地写成,最后非常高兴地结束宴席。王勃写文章,并非开始时就进行精心构思深思熟虑,先磨上数升墨,然后酣畅地饮酒, 拉过被子盖上脸就睡,睡醒了,拿过笔一挥而就,一个字也不需要改动 ,当时的人们都认为王勃是打了“腹稿”。他尤其喜欢著书。当初,王勃祖父王通,就是隋朝末期白牛溪的一位教授,其门人众多。曾经从汉历魏到晋作书一百二十篇,来续写古《尚书》,后来丢失了序文,仅留下名录而没有书(内容)的有十篇,王勃补写了缺失亡逸的,最后定稿二十五篇。常说(会医术的)人的子女不可能不懂医术, 当时长安曹安有秘术,王勃跟他学与他交往,完全学到了他的精髓 。曾经读《易经》,晚上做梦仿佛有人告诉说:“《易经》中有太极,你认真思考一下吧。”醒后就写下了《易发挥》数篇,写取《晋卦》时,恰逢生病就停止了。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借文章齐名,天下人称他们为“王、杨、卢、骆”四杰。崔融与张说班次论王勃等人时说:“王勃的文章气势宏大奔放,不是一般人所能赶得上的,杨炯、卢照邻还可以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