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求作文啦走进苏轼或走进辛弃疾
题目详情
求作文啦 走进苏轼或走进辛弃疾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走进苏轼走进苏轼,走进他宦海沉浮传奇般的人生经历,走进苏轼,走进他亦儒亦道,入世出世的复杂精神世界.无论是开一代风气之先,在诗词文赋上的辉煌成就,还是旁通书法绘画音律的旷世才华,都令人驻足瞩目.我们从初中就领略到了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的祝福,高中第三册我们又学习了《念奴娇·壁怀古》,感受“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旷达豪迈的情怀,也学习了凝结着人生思考的《赤壁赋》,感受了《江城子》"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的儿女情长,他的人生常常令我感叹不已.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苏轼为人正直,在外地作地方官时,他一方面对新法有利的一面作一些贯彻,如免役法、青苗法等;另一方面他更多地看到推行新法中的流弊,他对新法又提出激烈指责.后来司马光上台全面推翻了王安石等所推行的新法,苏轼对司马光的做法也提出了批评意见.他曾和司马光就免役法的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1079年,内争激烈,有人诬说苏轼一首诗中有反对朝廷的意思,朝中就派人把苏轼抓到京都关进监牢,这就是"乌台诗案".经过营救,苏轼半年后出狱,接着被贬黄州.苏轼并不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十分消沉,苏轼在黄州期间虽然政治上受打击,一点权力也没有,可他仍然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等名篇.苏轼晚年再次遭打击,被谪贬到海南岛的惠州、儋州,生活极其艰苦,租了几间公房居住,却被地方官赶了出来,在黎族人民帮助下,他和十几个穷学生一起亲自动手盖了五间草房.他在海南荒岛的谪居生活,使他和当地黎族人民结下深厚友谊.他还专为黎族设计了一种既可挡雨又可挡太阳的帽子,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东坡帽." 苏轼的一生虽然曲折坎坷,是统治者内部权力更迭的受害者,他经历了种种折磨,但是一直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不甘沉沦,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之中得到解脱,总能保持平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由于他在诗、词、散文、书法以及绘画等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又处处想着百姓,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政绩卓著,所以百姓都很爱戴他,为他立祠盖庙,用各种方式纪念他.纵观苏轼的一生,既坚持了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信念守的人格理想,又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的豁达胸怀,从他身上我们能得到更多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看了 求作文啦走进苏轼或走进辛弃疾...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证实的一个结论是A.农民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B.资产阶级 2020-05-13 …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悲壮的抗争、艰辛的求索,明确证实了一个结论是A.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资 2020-05-13 …
1.4*5方格(横4纵5)从左下端点走到右上端点,规定只能往右和上走,求共有几种走法~2.承上,若 2020-06-10 …
郑人逃暑与畏影恶迹结尾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相同吗,为什么畏影恶迹(原文)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 2020-06-19 …
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2020-06-19 …
还有疾走的疾,和疾恶如仇的疾.求求你们了 2020-06-23 …
曾经有一位十六岁的农村少年胥兵,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着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卖 2020-11-04 …
《背起爸爸上学》这部影片描写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瘫痪在床、无人 2020-11-13 …
和“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中“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草枯鹰眼疾。B.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2020-11-21 …
和“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中“疾”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草枯鹰眼疾。B.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 2020-11-21 …
相关搜索:求作文啦走进苏轼或走进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