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结合辛弃疾词谈谈用典在诗词感情传达上的利弊?
题目详情
结合辛弃疾词谈谈用典在诗词感情传达上的利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利:用典用的好了,可以让诗词内容包罗万象,在较为短小精悍的字数中,可以纵横古今,有博大的感觉.
弊:用典过多或者用典邪僻,会给阅读的人带来很大的理解障碍,必须依靠评注等较为专业的书籍才能大概把握住诗词内涵.
其实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用典要把握住一个度.在这里举一个用典很好的例子:辛弃疾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其实这首词中,为写离别之苦,几乎是句句用典.词中先用啼鸟作为引子点名主题,纵横古今生离死别的典故,引用了5个,行文气势如虹,扶摇直上,而后止于悲,又以啼鸟收尾,回归到主题中,可谓妙极.
不过同样是贺新郎,这首词似乎并不如另外一首流传得更广:
辛弃疾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也是用典的佳作,不过主要是引用陶渊明的典故,多数人读来并不会感到太难懂.所以这首似乎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且词人自己也对这首词颇为偏爱.可能因为更直接、爽快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读来畅快淋漓,有词中李白的洒脱之感.
就以上这两首词进行对比,其实第一首无论从结构还是抒情或者衬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来看,都非常完美,但是它引用的典故数量过多,5个,这就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我当时为了比较准确的把握这首词的内容,查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资料.但是这首词在抛除了理解的障碍之外,其实在感情传达上也非常的饱满,读来感人至深.
如果单纯从用典和抒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用典其实有它的优势,但是相对而言,想要写好的难度也更高.如果掌握的不好,化用的不当,那还不如不用.但是一但掌握的适度,用的好,用典反而可以大大提高词作的艺术水平,就像议论文中加入了有力的论据,抒情文中夹杂了华丽的词句,感觉是一样的.它让诗词的内容更丰满,感情也更浑厚.为什么读辛词就会有一种非常耐读的感觉,词中感情表达饱满而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豁达、悲伤、沉郁、洒脱,这些简单的词都难以涵盖他词作中的丰富感情,大约就是因为用典纯熟,信手拈来的化用其词作之间,所以才让人回味无穷吧.
以上为某人一己之见,仅做参考.
弊:用典过多或者用典邪僻,会给阅读的人带来很大的理解障碍,必须依靠评注等较为专业的书籍才能大概把握住诗词内涵.
其实什么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用典要把握住一个度.在这里举一个用典很好的例子:辛弃疾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其实这首词中,为写离别之苦,几乎是句句用典.词中先用啼鸟作为引子点名主题,纵横古今生离死别的典故,引用了5个,行文气势如虹,扶摇直上,而后止于悲,又以啼鸟收尾,回归到主题中,可谓妙极.
不过同样是贺新郎,这首词似乎并不如另外一首流传得更广:
辛弃疾 贺新郎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也是用典的佳作,不过主要是引用陶渊明的典故,多数人读来并不会感到太难懂.所以这首似乎更易被大众所接受,且词人自己也对这首词颇为偏爱.可能因为更直接、爽快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读来畅快淋漓,有词中李白的洒脱之感.
就以上这两首词进行对比,其实第一首无论从结构还是抒情或者衬托渲染等艺术手法来看,都非常完美,但是它引用的典故数量过多,5个,这就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我当时为了比较准确的把握这首词的内容,查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资料.但是这首词在抛除了理解的障碍之外,其实在感情传达上也非常的饱满,读来感人至深.
如果单纯从用典和抒情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用典其实有它的优势,但是相对而言,想要写好的难度也更高.如果掌握的不好,化用的不当,那还不如不用.但是一但掌握的适度,用的好,用典反而可以大大提高词作的艺术水平,就像议论文中加入了有力的论据,抒情文中夹杂了华丽的词句,感觉是一样的.它让诗词的内容更丰满,感情也更浑厚.为什么读辛词就会有一种非常耐读的感觉,词中感情表达饱满而复杂,不仅仅是简单的豁达、悲伤、沉郁、洒脱,这些简单的词都难以涵盖他词作中的丰富感情,大约就是因为用典纯熟,信手拈来的化用其词作之间,所以才让人回味无穷吧.
以上为某人一己之见,仅做参考.
看了 结合辛弃疾词谈谈用典在诗词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一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为拼音文字后.还能设想有原汁原味诗词存在么?换一种说法? 2020-04-07 …
现代诗词对韵律有什么要求?(最好详细点)现代诗词对格律以及首位的衔接如何?现代诗词的单句或者单个词 2020-05-17 …
古诗词的创作高峰期在哪个朝代古诗词在文学史上与“唐诗”齐名,称之为() 2020-06-09 …
《望岳》为什么是杜甫的经典名作,为什么许多书把《望岳》写在杜甫诗词的最前头?《望岳》这首诗在诗词中 2020-06-09 …
求李清照李煜李白辛弃疾杜甫等人优秀伤愁诗词集我想要一些悲伤离别国破家亡的诗词不过其他情感的都没问题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庄词媚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 2020-06-2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诗庄词媚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 2020-06-23 …
古代诗词20个小弟急需20首古诗词,短小精悍最好,要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急用,谢了!·把诗写上啊, 2020-06-29 …
急求带“婳”字的诗词!急!急求带"婳"字的诗词!还请标明诗词的出处和作者~~~~~~!谢谢~~!急 2020-07-16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A.冯骥才认为,不同于昙花一现的流行文化,诗词是中国人代代 2020-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