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周密《玉京秋》上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作用是什么?古人云,本词”托辞微婉,寄兴遥深”请以结尾为例赏析

题目详情
周密《玉京秋》
上篇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作用是什么?古人云,本词”托辞微婉,寄兴遥深”请以结尾为例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上片以景起意.“烟水阔”三字,起得高健.将一派水天空阔、苍茫无际的寥廓景象,尽收笔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广阔的背景.接下“高林”、“晚蜩”二句,一写目见,一写耳闻.寓情于景,境殊依黯.“弄”字是拟人的笔法,将落日的余晖依偎着树梢缓缓西沉之情态,表现得十分生动.好像是在哀伤白昼的隐没和依恋这逝水的年华似的.物与我,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就这样交融在一起了.草窗词工于炼字,即此可见一端了.“蜩”即蝉.寒蝉凄切,哀音似诉,与烟水残阳相映衬,便觉秋意满纸、秋声欲活了.
  “碧砧度韵,银床飘叶”,意工句稳,是声色兼胜之笔.砧,指捣衣之石.因其漂没绿水之中,故冠以“碧”字美称之.因物赋形,便觉新而不怪.“度韵”,指有节奏的捣衣声响,荡漾水际,富有韵律的美感.“银床”,白石砌成的井栏.“银”谓石之白,与碧砧相对,用字殊炼,刷色尤为韶蒨.
  “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俨然一幅秋宵觅句图画.衣湿、露冷,言伫立之久.秋色,芦花也,即所采之凉花.湿、冷、凉诸字,皆写人之感受,复笔描摹,愈见心绪之凄苦.以上种种描写,只在烘托环境.“叹轻别”以下三句,才点出心事.却又轻叩即止,不作更多的剖露.用笔吞吐,欲落不落,正是婉约派词人家数.“砌蛩”,指蟋蟀,鸣于秋间,其音凄切,能动客子之乡思.草窗用在歇拍处,上承“幽事”,不必说明,意已反透.
下片写客思怨恨.“客思”二句以“客思”、“怨歌”总上挽下,申发“幽事”之恨怨.“恨最恨”以两“恨”字揭示出人生巨恨深痛乃在遭到闲弃!堪称辞情哀绝.最后以“箫咽”之凄切,月夜之寄情,营构悠远的意境,留给读者凄寂无穷的余韵.陈廷焯赞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白雨斋词话》).
看了 周密《玉京秋》上篇描绘了怎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出自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哪首佳作?  2020-03-30 …

踏莎行夜月楼台辛弃疾.上片写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见出秋色之可爱,词人为什么要这样写秋?上片写带湖秋  2020-06-09 …

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1)这是▲的故居  2020-06-11 …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什么意思?这个话,原出《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2020-06-11 …

英语翻译《春秋繁露》中揭示了玉与人有相通之处,“玉有似君子.子曰:‘人而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  2020-06-22 …

古代春秋时期,子罕拒绝了一个宋国人向他献上的宝玉。他对献玉的人说:“我把不贪婪当作珍宝,你把美玉当  2020-07-03 …

子罕弗受玉的读后感.子罕是春秋时期宋国的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了子罕,子罕不肯接  2020-07-03 …

15个含“秋”的词语15个含“秋”的成语15个不含秋但是会让人想到秋的词语15个不含秋但是会让人想  2020-07-24 …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卞和献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  2020-11-08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菩萨蛮耿玉真玉京人去秋萧索,画檐鹊起梧桐落。欹枕悄无言,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