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贺知章写的为自己虚度光阴而惆怅的诗句

题目详情
贺知章写的为自己虚度光阴而惆怅的诗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回乡偶书(2)
  原诗: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
  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中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看了 贺知章写的为自己虚度光阴而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山地车的上的灯是靠什么发光的?非常感谢您的解答~我晚上总看到一些山地车上座凳下面有个红灯,两个车轮  2020-05-14 …

节能灯怎么发光的啊,为什么会节能?  2020-05-14 …

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现用光子能量为13.6eV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测得微安表的示数是  2020-05-16 …

司马迁坚守不渝的信念,固守着精神家园,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更  2020-05-17 …

测试:下面哪一种状况,会是你最喜欢的?A、万里无云的晴空下,在无垠的草地上恣意奔走B、没有阳光的阴  2020-07-01 …

阅读下列诗歌像牡丹像芍药像白荷……神奇的浪花呀变化莫测。既然你没有输送养料的根为什么能开得这样蓬勃  2020-07-02 …

浪花浪花像牡丹,像芍药,像白荷……神奇的浪花呀,变化莫测既然你没有输送养料的根,为什么能开得这样蓬  2020-07-02 …

涡虫平时在小溪、池塘的石块或其他物体下方避光生活,如图是科学家做的“涡虫对光的行为反应”实验,请据  2020-07-03 …

(2013•郑州三模)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为λ0的钠制成.用波长为λ的紫外线照射阴极  2020-07-06 …

根据对光照强度需要的不同,可把植物分为适合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生长的阳生植物和适合在阴蔽环境中生长的  2020-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