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有什么寓意?再结合楚辞谈一下背景?

题目详情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话有什么寓意?再结合楚辞谈一下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一段话是屈原《渔父》中的名句,意思是“沧浪的水如果是清的,可以用来洗我帽缨;沧浪之水如果是浑浊的,可以用来洗我的脚”.沧浪水清有水清的作用,沧浪水浊有水浊的作用.沧浪水清喻清廉之世,沧浪水浊喻乱世.一个人只要善于调整自己,清世乱世都可为我所用.渔夫站在世俗的角度,劝屈原要审时度势,不可太执著于自己的清高洁白的理想.要不然屈原会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
  渔夫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这其实是作者内心的矛盾斗争.屈原想举贤任能,进行政治改革,以挽救日益衰退、濒临灭亡的楚国,但他遭到以公子纳兰为首的保守派的排挤,几次流放,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而且他亲自苦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大多随波逐流.屈原自己也在痛苦地思索:到底是与世同流合污还是坚持自己的理想?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赋.
  我们知道,屈原后来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投汨罗江自尽了.
  《渔夫》 (屈原)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看了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各位前辈,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句话在作文中该如何引用.很喜欢这句话  2020-03-31 …

1.以“浪子回头”为话题,自设情境造句,其中运用比喻修辞.2.以“乌云密布”为话题,自设情境造句,  2020-05-13 …

与人交谈使用敬辞与谦辞可以体现你的修养和素质.下面这些敬辞与谦辞你都知道吗?1,初次见面说(),2  2020-05-16 …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2020-06-09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有相同意思的一项是()A.①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挟天子以令  2020-07-08 …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  2020-11-29 …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  2020-12-02 …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动以朝廷为辞()(4)臣死且不避,  2020-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