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分析沈德潜在《唐诗别载》中形容柳宗元的诗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载》中评价柳宗元“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题目详情
分析沈德潜在《唐诗别载》中形容柳宗元的诗句
沈德潜在《唐诗别载》中评价柳宗元“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这是因为柳宗元的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他自二十六岁进入仕途,到四十七岁逝世,其间仅二十一年,但却过了十四年的贬谪生活.他三十三岁时被贬到永州,十年才被召回,可是,回到长安只一个月,又被外放到比永州更遥远、更荒僻的柳州.这首诗就是他到柳州后,也就是他的政治希望和还乡希望一度闪现而又终于破灭之后写的.联系他在去柳州途中写的“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岭南江行》)以及在柳州写的“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登柳州城楼》),“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等诗句,就可以知道这一句中所说的“宦情羁思”是什么况味、什么分量.而正因为这种情思积累在心中已非一朝一夕,这里用不着以浓墨重彩渲染,只用“凄凄”两字轻描一笔,就足以表明一切了.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常会发现,以平淡的笔墨来显示深厚的感情,往往更见其深厚,就正是所谓“厚积薄发”的妙用.至于这句中的一个“共”字,则说明这一“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羁思的凄凄,因而其分量是加倍沉重的.